[发明专利]一种超细粉体补强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45967.8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9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仁宜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9/02;C08L11/00;C08L9/00;C08K13/06;C08K9/06;C08K9/04;C08K7/26;C08K3/22;C08K3/06;C08K3/36;C08K5/405;C08K5/17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崔瑞迎 |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细粉体补强 橡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复合橡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超细粉体补强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橡胶100份,改性粉煤灰30‑40份、纳米氧化锌2‑2.5份、偶联剂Ⅰ2‑4份、偶联剂Ⅱ5‑8份、硫化促进剂1‑2份、增塑剂2‑3份、活化剂0.5‑1份、硫磺1‑1.5份、助剂0.6‑0.8份。本发明通过将改性的粉煤灰替代天然气半补强炭黑做为补强剂,并将改性的粉煤灰应用至橡胶内,制备得到了一种能够应用于天然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或顺丁橡胶中的超细粉体补强橡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橡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超细粉体补强橡胶及其制备 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80年代以前,天然气半补强炭黑是我国炭黑家族中的骨干产品,80年代 后随着新工艺油炉法炭黑的开发推广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天然气半补强炭 黑逐渐被价格较低的新工艺油炉法染指炭黑替代,因天然气价格高,国外早已停 止了天然气半补强炭黑的生产,从国外引进的子午胎技术没有使用天然气半补强 炭黑的,导致了国内天然气半补强炭黑的产量逐年下降,生产技术停滞不前。
现有技术中随装置能力大型化、产品品种多样化、工艺控制和产品包装自 动化的出现,新工艺油炉法炭近20年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油炉法半补强炭黑逐 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与天然气半补强炭黑相比,新工艺油炉法炭黑具有质 量不纯、性质不稳定、弹性差、生热高等劣势,因此急需一种与天然气半补强炭 黑性能相近的材料,并且能够替代天然气半补强炭黑在橡胶中进行应用。
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 要固体废物。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为SiO2、Al2O3、FeO、Fe2O3、 CaO、TiO2等,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成为 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 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 成危害,因此对粉煤灰进行二次利用,不仅实现了粉煤灰的废物利用,而且节约 了资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超细粉体补强橡胶及 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将改性的粉煤灰替代天然气半补强炭黑做为补强 剂,并将改性的粉煤灰应用至橡胶内,制备得到了一种能够应用于天然橡胶、丁 腈橡胶、氯丁橡胶或顺丁橡胶中的超细粉体补强橡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细粉体补强橡胶,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橡胶100份,改性粉 煤灰30-40份、纳米氧化锌2-2.5份、偶联剂Ⅰ2-4份、偶联剂Ⅱ5-8份、硫化促 进剂1-2份、增塑剂2-3份、活化剂0.5-1份、硫磺1-1.5份、助剂0.6-0.8份。
优选的,所述偶联剂Ⅰ和所述偶联剂Ⅱ均为巯基硅烷偶联剂和碳酸酯偶联剂 的混合物,且所述偶联剂Ⅰ和所述偶联剂Ⅱ中的巯基硅烷偶联剂和碳酸酯偶联剂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4。
优选的,所述硫化促进剂为硫脲。
优选的,所述改性粉煤灰的粒径为60-150目。
优选的,所述橡胶为天然橡胶与丁腈橡胶、氯丁橡胶或顺丁橡胶的混合物或 者天然橡胶中的一种;
其中,天然橡胶与丁腈橡胶、氯丁橡胶或顺丁橡胶的混合物中天然橡胶的质 量分数大于等于50%。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六亚甲基四胺或三乙醇胺。
优选的,所述助剂为纳米二氧化硅。
优选的,所述活化剂为硬脂酸。
本发明还保护了一种改性粉煤灰的制备方法,所述改性粉煤灰包括如下制备 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仁宜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仁宜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59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