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航班时刻衔接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45112.5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0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范峥;张量;李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峥;张量;李月文 |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F16/2455;G06Q50/3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张荣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禁忌 搜索 算法 航班时刻 衔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航班时刻衔接方法及系统,包括:初始化离散的机场时刻集合,选择时间段,记录各个机场的时刻集合;根据所述时间段,对所述时间段内的历史航班时刻进行分类排序,统计所述航班的数量及其各自占比,依据所述航班的数量及其各自占比,在所述各个机场的时刻集合中选取待计算的机场时刻集合以及与时间窗口相关的机场时刻集合;分别计算待计算的机场时刻集合以及与时间窗口相关的机场时刻集合到达目的地机场的时刻,将计算得到的相应机场的起飞与到达时刻储存在待分配集合的对应列表里;按顺序排列并储存在时刻禁忌集合中,并使所述各个机场的时刻集合满足设定条件。本发明难度低,机场时刻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航班时刻衔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航空运输业发展迅猛,改扩建及新建机场的不断增加,旅客需求旺盛,航空公司运力增加。在众多因素的促使下,在国内的枢纽机场,机场的航班时刻资源日益短缺,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航班时刻资源,是制约航空运输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根据民航行业相关规章条件,在已知历史航班数量分布及机场之间航程时间的条件下,将众多机场的航班时刻最大限度的衔接在一起,减少机场航班时刻的空闲,可以提高机场航班时刻的利用率,有效增加航班运输量,促进航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因此,在有限的航班时刻资源内,提高机场之间航班时刻最大限度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针对国内航空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机场的航班时刻资源日益紧张,机场的航班时刻资源的增幅有限,目前行业内有相关的管理规定,航班时刻的管理主要依靠历史数据,出现矛盾时依靠人工协调,不仅难度较大,而且机场时刻的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通过采用人工协调,不仅难度大,而且效率低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避免人工协调,在保证降低难度的同时,提高机场时刻利用率的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航班时刻衔接方法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航班时刻衔接方法,包括:初始化离散的机场时刻集合,选择时间段,记录各个机场的时刻集合;根据所述时间段,对所述时间段内的历史航班时刻进行分类排序,统计所述航班的数量及其各自占比,依据所述航班的数量及其各自占比,在所述各个机场的时刻集合中选取待计算的机场时刻集合以及与时间窗口相关的机场时刻集合;分别计算待计算的机场时刻集合以及与时间窗口相关的机场时刻集合到达目的地机场的时刻,将计算得到的相应机场的起飞与到达时刻储存在待分配集合的对应列表里;判断所述待分配集合是否存储满,若是,在待分配集合中,将每一条航班时刻衔接对,按顺序排列并储存在时刻禁忌集合中,并使所述各个机场的时刻集合满足设定条件;若否,则返回上一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选择时间段时,将各个机场离散的航班时刻,按先后顺序分类排序,记录各个机场的时刻集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统计所述航班的数量及其各自占比时,根据所述时间段内的历史航班数据,按起飞机场分类为第一主协调机场、第一辅协机场、第一非协调机场,统计上述航班的数量及其各自占比;根据所述目的地机场的历史航班数据,按起飞机场分类为第二主协调机场、第二辅协机场、第二非协调机场,统计上述航班的数量及其各自占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统计所述航班的数量及其各自占比时,若按照起飞机场与目的地机场将航班分类{第一主协调机场、第二主协调机场}、{第一主协调机场、第二非协调机场}、{第一主协调机场、第二辅协机场}、{第一辅协机场、第二非协调机场}、{第一辅协机场、第二辅协机场}、{第一非协调机场、第二非协调机场}统计上述航班的数量及其各自占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与时间窗口相关的机场时刻集合是所述各个机场的时刻集合的起飞时刻加上时间窗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峥;张量;李月文,未经范峥;张量;李月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51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互穿网络包膜的血液净化吸附剂、制备方法及灌流器
- 下一篇:负载调节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