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撑柱结构及建造方法和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4929.0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9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怀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怀胜 |
主分类号: | E04C3/30 | 分类号: | E04C3/30;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启天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结构 建造 方法 建筑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支撑柱结构,包括种植于土地上的紫薇树,紫薇树的主杆上长出的多条分枝向上相互交叉编织形成笼状结构,用于编织笼状结构的分枝在笼状结构的上端聚拢并相互交叉编织形成连接柱,连接柱用于与建筑物上部结构连接,用于编织连接柱的分枝在连接柱的顶部形成顶冠。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支撑柱的建造方法和包括上述支撑柱结构的建筑结构及其建造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支撑柱结构及建造方法、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克服了小乔木无法建造高大的建筑物的偏见,充分使小乔木与建筑结构结合,可支撑高度超过其主杆顶端的建筑结构,且结构牢固、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建筑领域,尤其涉及支撑柱结构及建造方法和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绿色、田园生活的向往,在现有的一些园林、绿地、公园或者农家乐中,为节约耕地资源、避免地面硬化、环境美观、生态保护等目的,有很多利用自然生长的植物来建造的生态建筑的建筑结构,对于建筑结构,常需要支撑柱对顶棚等建筑物上部结构进行支撑,特别是对于大跨度的建筑结构,更需要多根支撑柱在多个支撑位置对建筑物上部结构进行支撑。在生态建筑中,可通过在土地上种植的树木作为支撑柱来建造凉亭、走廊等建筑结构,通过树木的主杆来支撑建筑物上部结构,在作为支撑柱的树木的选择中,因小乔木的树高在5-9米之间,特别是小乔木主杆高度只有1-5米,树高低,利用小乔木支撑的顶棚等建筑物上部结构的高度低,层高低,人员在其中常感觉压抑,利用小乔木来进行生态建筑的限制大,在实际利用中,小乔木无法和建筑结构进行很好的结合,所以,对于作为支撑柱的树木的选择常选用大乔木,利用大乔木高大的主杆来支撑建筑物上部结构。现有技术中,小乔木无法对高度较高的建筑物上部结构(高度超过小乔木主杆顶端的建筑物上部结构)进行支撑。
紫薇树是一种小乔木,有千年古树之称,生命力强,花色艳丽且花期长,是园林、绿地、公园以及农家乐中常种植的一种观赏树木,在对于紫薇树的造型和利用上,由于自然生长的紫薇树的树高的限制,现紫薇树的造型产品均高度较低,紫薇树无法很好的作为支撑柱来建造高度较高的建筑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支撑柱结构及建造方法和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克服了小乔木无法建造高大的建筑物的偏见,充分使小乔木与建筑结构结合,可支撑高度超过其主杆顶端的建筑结构,且结构牢固、稳定性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的支撑柱结构,包括种植于土地上的紫薇树,所述紫薇树的主杆上长出的多条分枝向上相互交叉编织形成笼状结构,用于编织所述笼状结构的所述分枝在所述笼状结构的上端聚拢并相互交叉编织形成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用于与建筑物上部结构连接,用于编织所述连接柱的所述分枝在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形成顶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怀胜,未经杨怀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49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