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节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44673.3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6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丁磊;薛德楷;王康;周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人运通(上海)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8/12 | 分类号: | B60L58/12;B60L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节能 控制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节能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最低能耗模式预测,判断车辆中可进行节能限制的功能限制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根据功能限制项对应的第一可节省电耗预计车辆进入最低能耗模式后增加的第一续航里程;若否,则在接收到触发最低能耗模式的指令时控制车辆进入最低能耗模式;根据功能限制项对应的第二可节省电耗预计车辆进入均衡节能模式后增加的第二续航里程;当第二续航里程大于或等于第一续航里程时,在接收到触发均衡节能模式的指令时控制车辆进入所述均衡节能模式。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车辆节能控制装置、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避免了车辆在传统的节能模式下导致的驾乘体验瞬间下降带来的冲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节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的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根据当前车辆各功能的运行状态,为用户提供节能模式,在节能模式下将关闭车辆的部分功能,以达到节约电耗,增加续航里程的目的。目前,电动汽车的车辆节能控制技术主要都是在当电量过低(低于预定阈值时)时才会提醒用户进入节能模式,在该节能模式下,将允许关闭或限制的功能一次性全部关闭,这虽然能最大程度地节省能耗,增加续航里程,但是却牺牲了用户的驾乘体验,在关闭或限制了这些功能之后,用户的驾乘体验是断崖式下降的,导致用户的驾乘体验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节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避免了车辆在传统的节能模式下导致的驾乘体验瞬间下降带来的冲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节能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最低能耗模式预测,判断车辆中可进行节能限制的功能限制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值;
若是,则根据所述功能限制项对应的第一可节省电耗预计车辆进入最低能耗模式后增加的第一续航里程;若否,则在接收到触发最低能耗模式的指令时控制所述车辆进入最低能耗模式;其中,所述最低能耗模式为车辆同时对所有所述功能限制项进行节能限制;
响应于均衡节能模式预测,根据所述功能限制项对应的第二可节省电耗预计车辆进入均衡节能模式后增加的第二续航里程;
当所述第二续航里程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续航里程时,在接收到触发均衡节能模式的指令时控制所述车辆进入所述均衡节能模式;其中,所述均衡节能模式为车辆按照预设的所述功能限制项的优先级依次对所述功能限制项进行节能限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最低能耗模式预测的响应条件包括:
车辆的当前电量大于初始电量阈值,且预计到达目的地前会触发最低能耗模式提醒;其中,所述最低能耗模式提醒用于指引驾驶员触发车辆的最低能耗模式。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根据所述功能限制项对应的第一可节省电耗预计车辆进入最低能耗模式后增加的第一续航里程,包括:
根据每一所述功能限制项的单位电耗计算所述功能限制项的第一可节省电耗;
根据所述第一可节省电耗预计车辆进入最低能耗模式后所述车辆增加的第一续航里程。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均衡节能模式预测的响应条件包括:
预测在触发了最低能耗模式提醒后,所述车辆与目的地的目标距离大于距离阈值。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根据所述功能限制项对应的第二可节省电耗预计进入均衡节能模式后增加的第二续航里程,包括:
根据每一所述功能限制项的单位电耗计算所述功能限制项的第二可节省电耗;
根据所述第二可节省电耗、当前车辆状态及行驶环境对所述功能限制项分配优先级和能量窗口;其中,当前功能限制项的能量窗口为当前功能限制项对应的电量阈值与处于下一优先级的功能限制项对应的电量阈值的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人运通(上海)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人运通(上海)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46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热塑性材料焊接方法、导能构件及其应用
- 下一篇:高强度铝合金导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