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诊药房智能针剂副柜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43970.6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2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金洋;杨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意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B67/02 | 分类号: | A47B67/02;A47B88/919;A47B97/00;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张朝阳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 药房 智能 针剂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诊药房智能针剂副柜及其控制方法,该急诊药房智能针剂副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上设置有多层储药区,每一层储药区上均并排设置有多个储药抽屉,每一所述储药抽屉的下方对应设置有一电子显示屏和一指示灯,每一所述储药抽屉内设置有一称重传感器,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每一所述电子显示屏、每一指示灯及所述每一所述称重传感器连接。本发明通过优良的软硬件方案,让微小应变数据可检测反馈,并通过AI软件算法,计数实时显示到电子显示屏的屏幕上,当取药错误时,可触发点亮对应的电子显示屏和指示灯,声光提醒医务人员取药错误并及时纠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急诊药房智能针剂副柜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针剂副柜主要用于医院急诊药房对针剂药品的存放和管理。目前,现有的普通针剂药柜的取补药都是依靠医务人员进行人工核对检查,而采用人工核对检查的方式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失误,错拿错放时药柜无任何预警,容易造成用药安全事故。
以上缺陷,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急诊药房智能针剂副柜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急诊药房智能针剂副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上设置有多层储药区,每一层所述储药区上均并排设置有多个储药抽屉,每一所述储药抽屉的下方对应设置有一电子显示屏和一指示灯,每一所述储药抽屉内设置有一称重传感器,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每一所述电子显示屏、每一指示灯及所述每一所述称重传感器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抽屉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抽屉的正面设置有遮光门帘。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显示屏为触摸式LCD电子显示屏。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显示屏用于显示对应所述储药抽屉内的药品信息。
更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信息包括药品名称、药品规格、药品批号、药品效期及药品重量。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通过AI软件算法实时计算每一所述称重传感器感应到的数据,并将计数结果实时显示到对应的所述电子显示屏上。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取药时,当取药的所述储药抽屉内的所述称重传感器感应到重量变化数据多于预设值或者少于预设值时,触发点亮对应的所述电子显示屏和所述指示灯。
更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取药时,当非取药的所述储药抽屉内的所述称重传感器感应到重量变化时,触发点亮对应的所述电子显示屏和所述指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内设置有主控制器和CAN通信总线,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所述CAN通信总线分别与每一所述电子显示屏、每一所述指示灯及每一所述称重传感器连接通信。
更进一步的,所述CAN通信总线包括CAN控制器和CAN收发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内设置有驱动电路,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所述驱动电路分别驱动每一所述称重传感器、每一所述电子显示屏、所述CAN控制器及所述CAN收发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称重驱动电路、电子显示屏驱动电路及CAN收发驱动电路。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显示屏驱动电路包括LCD屏驱动电路和触摸按键驱动电路。
另一方面,一种上述任一所述的急诊药房智能针剂副柜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系统初始化并读取保存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意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意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39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产品组装回流线装置
- 下一篇:内容下载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