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级超宽带Colpitts混沌振荡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43039.8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7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胡善文;朱伟光;蔡志匡;王子轩;郑海宇;张月华;张欣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3B5/12 | 分类号: | H03B5/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级 宽带 colpitts 混沌 振荡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超宽带Colpitts混沌振荡器,包括选频网络单元、一级偏置单元、级间耦合单元、二级偏置单元、射频三极管和输出单元,射频三极管包括第一射频三极管Q1和第二射频三极管Q2。本发明基于传统Colpitts混沌振荡器,其中选频网络单元采用共集电极代替共基极,一级偏置单元输出信号采用集电极输出,提高混沌信号的振荡幅度;提高混沌电路的带负载能力,使混沌信号输出频谱更平坦,更加适用于超宽带通信领域;通过储能来改善高频信号频谱的幅度,实现超宽带混沌信号的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宽带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级超宽带Colpitts混沌振荡器。
背景技术
超宽带信号已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尤其是个人局域通信场合和短距通信场合,超宽带信号的频段为3.1GHz-10.6GHz,其标准由IEEE 802.15.4a给出。混沌信号具有宽带、非线性等特性,是发展宽带通信、扩频通信等技术的有效途径之一,因而研究超宽带混沌振荡器成为当下科研热点之一。
实验及研究证明,多种电路结构可产生混沌信号,包括文氏桥振荡器、蔡氏电路以及忆阻振荡电路等,前两种电路输出信号的基频较低,而且带宽较窄,主要原因是电路中使用放大器作为产生非线性信号的主要元器件,放大器的处理速度直接决定信号的频率和带宽,因此输出信号一般在KHz和MHz级别,显然无法应用于超宽带的通信场景;忆阻振荡电路结构简单,由忆阻器为电路提供非线性,但目前所产生信号频率仍旧无法满足高基频宽带的通信领域。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级超宽带Colpitts混沌振荡器,提高实际工程中信号带宽。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两级超宽带Colpitts混沌振荡器,包括选频网络单元、一级偏置单元、级间耦合单元、二级偏置单元、射频三极管和输出单元,射频三极管包括第一射频三极管Q1和第二射频三极管Q2,所述选频网络单元包括第一电感Lb,第一电感Lb的一端通过第一电阻Rb接地,第一电感Lb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耦合电容C2的一端和第二电容C3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Vb,第一耦合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射频三极管Q1基极,第二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三电容C4的一端和第一射频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三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一级偏置单元包括第二电阻R11、第三电阻R12、第二电感Lc1和第三电感Le,第二电阻R11的一端连接VDC,第二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射频三极管Q1基极,第三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第一射频三极管Q1基极,第三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感Lc1的一端连接VDC,第二电感Lc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射频三极管Q1集电极,第三电感Le的一端连接第一射频三极管Q1发射极,第三电感Le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电阻Re1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30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FID测温手环
- 下一篇:一种基于FPGA的量子光探测磁共振信号采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