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棒材整理挡板机构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42962.X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7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查安鸿;胡俊平;雷清善;陈子元;石志钢;刘爱涛;许金顺;莫泽军;李伟韶;潘志国;肖志英;朱新才;何福旺;许嘉欣;江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88 | 分类号: | B65G47/88;B65G4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吕露 |
| 地址: | 5121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理 挡板 机构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棒材整理挡板机构及装置,涉及缓冲装置技术领域。棒材整理挡板机构包括基座、挡板座和绳索。基座具有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倾斜下降的斜面,基座的斜面上设置有沿第一端向第二端布置的导向件。挡板座底部设置有滑件,挡板座通过滑件与导向件配合设置于斜面上且能够在斜面上运动,挡板设置有用于撞击棒材的挡板。绳索的一端连接于挡板座,绳索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端,且挡板座位于第二端时绳索处于张紧状态以及挡板座位于第一端时绳索处于松弛状态。本申请的棒材整理挡板机构及装置能够实现多次撞击成品棒材形成多次对齐,并且通过绳索牵引挡板座减少了冲击、摩擦力和噪音,有效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装置的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缓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棒材整理挡板机构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棒材生产车间,生产线上的冷飞剪后直至精整称量台的传输辊道尾端斗设计有以制动、缓冲对齐为目的的挡板。传统的传输辊道尾端的挡板一般采用弹性阻尼、弹簧或刚性的固定挡板。在棒材生产车间,由于工况不同,轧制的棒材规格大小不同,操作工的操作技能水平不一以及操作工的野蛮操作,容易导致以上设计的挡板被撞变形,或者缓冲材料失效,设备故障率偏高,当固定挡板出现故障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勉强生产,会导致棒材不能对齐,操作难度也大幅度增加,而频繁的设备故障严重制约了生产节奏。在设备维护的角度,设有以弹性阻尼或弹簧的固定挡板弹性阻尼及弹簧的安装位置偏为狭小,且拆装步骤较多,维修难度较大,刚性的固定挡板的设备故障则多数是基础变形,需要重新校正钢板,维修难度更大。站在备件成本的角度,频繁的采购弹簧及弹性阻尼增加了生产成本的消耗。
常规的棒材缓冲挡板在传输辊道上待齐头的一排棒材通过传输辊道输送与挡板接触后,传输辊道带动棒材移动的速度由缓冲挡板瞬间停止,突出部位的棒材通过缓冲挡板的技术作用瞬间停止,未齐头的棒材通过传输带动的速度产生的势能继续向缓冲挡板对齐,若棒材未对齐需要操作人员把传输辊道反转倒车,重复一次棒材与缓冲挡板的撞击才能有效的实现棒材对齐的技术目的,现有的技术若需要把棒材彻底对齐,严重影响生产节奏,若不对齐则直接进行打包,对企业产品形象带来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材整理挡板机构及装置,其能够改善现有棒材挡板机构及装置故障率较高的技术问题,并且自动实现多次对齐操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棒材整理挡板机构,其包括基座、挡板座和绳索。
基座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基座具有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倾斜下降的斜面,基座的斜面上设置有沿第一端向第二端布置的导向件。
挡板座底部设置有滑件,挡板座通过滑件与导向件配合设置于斜面上且能够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运动,挡板座朝向第二端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撞击棒材的挡板。
绳索的一端连接于挡板座,绳索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端,且挡板座位于第二端时绳索处于张紧状态以及挡板座位于第一端时绳索处于松弛状态。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挡板座位于基座的斜面上,在静止状态时,通过绳索向上的拉力使其静止。当成品棒材碰撞到挡板时,形成第一次对齐,挡板座受到冲击,通过其滑件与导向件配合沿基座的斜面向上运动形成缓冲,待挡板座的动能全部转换成势能和热能后,挡板座由于重力作用会沿基座的斜面向下运动,并且与成品棒材再次碰撞,形成第二次对齐。本申请的挡板座在沿基座的斜面向上或向下运动时,均由绳索牵引,即挡板座不会直接撞击阻挡物,减少了冲击和摩擦力,有效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装置的故障率。并且,由绳索代替阻挡物阻挡挡板座,能够减少噪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基座包括倾斜部和阻挡部,倾斜部具有斜面,阻挡部设置于倾斜部的顶部并用于阻挡挡板座,防止挡板座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冲出斜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挡板座朝向第一端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固定轮,阻挡部远离斜面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轮,绳索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轮,绳索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固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29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