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2715.X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8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孙光仙;刘天伍;孙海燕;何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18 | 分类号: | F16L33/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郭春芳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路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包括内管路、外管路及密封衬套结构,内管路的一端为内连接端,外管路的一端为外连接端,外连接端套设于内连接端,密封衬套结构套设于外连接端内,且套设在内连接端外,通过密封衬套结构密封连接内连接端和外连接端的配合面,如此设置,装配简单,对于装配空间要求小,且所述密封衬套结构不易松动,避免造成管路泄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管路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路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内部存在很多冷却管路,这些管路的连接(软管与硬管连接)一般通过软管套到硬管上,用不同类型的卡箍紧固来实现,最为常用的是蜗杆式软管环箍。因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所以被大量应用。
但该型结构使用过程中对装配空间要求较大,汽车发动机舱内空间较小,装配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管路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环箍进行管路连接时存在对装配空间要求较大,汽车发动机舱内空间较小,装配困难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管路连接结构,包括:
内管路,所述内管路的一端为内连接端;
外管路,所述外管路的一端为外连接端,所述外连接端套设于所述内连接端;以及,
密封衬套结构,套设于所述外连接端内,且套设在所述内连接端外,用以密封连接所述内连接端和所述外连接端的配合面。
可选地,所述密封衬套结构包括:
密封衬套,设置为金属材质,所述密封衬套干涉安装于所述外连接端内;以及,
密封圈,设于所述密封衬套与所述内连接端之间。
可选地,所述内管路的材质为金属材质;和/或,
所述外管路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可选地,所述密封衬套与所述内连接端之间形成环形安装槽;
所述密封圈安置于所述环形安装槽。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和/或,
所述密封衬套的内壁面内凹形成所述环形安装槽。
可选地,所述密封衬套与所述内连接端之间还设置有锁止结构。
可选地,以所述内管路的中部位置指向所述外管路的中部位置为第一方向;
所述锁止结构包括:
第一锁止凸起,设于所述内连接端外侧壁且沿所述内管路周向延伸设置;以及,
第二锁止凸起,设于所述密封衬套内侧壁且沿所述密封衬套周向延伸设置;
其中,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锁止凸起处于所述第二锁止凸起的前侧,且所述第一锁止凸起与所述第二锁止凸起的侧端相抵。
可选地,所述第一锁止凸起与所述第二锁止凸起一一对应为锁止组,所述锁止组设置多个,且沿所述内管路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内连接端的外侧面设置有内引导圆弧面。
可选地,所述密封衬套对应所述外连接端的端口的内侧壁面设置有外引导圆弧面。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管路连接结构包括内管路、外管路及密封衬套结构,所述内管路的一端为内连接端,所述外管路的一端为外连接端,所述外连接端套设于所述内连接端,所述密封衬套结构套设于所述外连接端内,且套设在所述内连接端外,通过所述密封衬套结构密封连接所述内连接端和所述外连接端的配合面,如此设置,装配简单,对于装配空间要求小,且所述密封衬套结构不易松动,避免造成管路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27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地下管廊定位的无人机移动平台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激光三角测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