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极板连续微波干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1351.3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4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森;李耀祥;易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新威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21 | 分类号: | H01M4/21;F26B15/18;F26B3/347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锐知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43 | 代理人: | 郑阳政 |
地址: | 336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极板 连续 微波 干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极板连续微波干燥方法,通过输送机构使将蓄电池极板连续地穿过微波加热窑,蓄电池极板经过微波加热窑时被微波加热而干燥。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通过微波进行加热的蓄电池极板连续微波干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外部干燥方式所存在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极板连续微波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铅酸蓄电池在极板制造中,均采用传统干燥方法,如火焰、热风、蒸气、电加热等,均为外部加热干燥,干燥过程物料表面吸收热量后,经热传导,热量渗透至物料内部,随即升温干燥。外部热源干燥存在以下不足:干燥时间长、费用高、能耗大,干燥速率慢、处理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通过微波进行加热的蓄电池极板连续微波干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外部干燥方式所存在的不足。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蓄电池极板连续微波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输送机构使蓄电池极板连续地穿过微波加热窑,蓄电池极板经过微波加热窑时被微波加热而干燥。采用微波加热,高效、快速且环保。蓄电池电极能够被连续地输送而进行流水化加热。
作为优选,所述机构包括对接在微波加热窑的进料口的上料输送带、对接在微波加热窑的出料口的下料输送带和夹持住蓄电池极板厚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将蓄电池极板从上料输送带转移到下料输送带的夹持式极板转移机构;所述夹持式极板转移机构包括沿垂直于进料口与出料口分布方向分布的两条传输带,所述传输带包括传输带部主动棍、传输带部从动辊和通过传输带部主动棍配合传输带部从动辊驱动而进行转动的环形带,所述上料输送带的下料端位于所述两条传输带的环形带之间,所述下料输送带的上料端位于所述两条传输带的环形带之间,所述环形带上连接有若干沿环形带的周向均匀分布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顶杆和驱动顶杆伸缩的顶杆驱动气缸,两条传输带的环形带上的所述连接座一一对应地对齐,一条传输带上的顶杆朝向另一条传输带伸缩。使用时,两条传输带上的顶杆一一对应地配合而各夹持住一块蓄电池电极进行转移。提供了夹持式极板转移机构的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案。在被微波加热的过程中,蓄电池电极仅高度方向的侧面同输送机构夹持,加热均匀性好,防止由于输送机构的电磁放射作用而导致电极局部没有被干燥的现象产生。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上还连接有驱动所述顶杆转动的顶杆旋转机构,所述顶杆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由于蓄电池电极内部位导体会反射微波,使得地蓄电池进行微波干燥时需要至少设置两个位于蓄电池极板两侧的微波源进行加热,从而够保证蓄电池极板的整个表面(即涂层)被干燥。本技术方案蓄电池极板在被环形带驱动进行平移的同时还在顶杆旋转机构的驱动下移顶杆为轴产生旋转,从而使得只需要在微波加热炉内设置位于上方或下方的一个微波源即能够实现对蓄电池极板整个表面的干燥。
作为优选,所述顶杆的一端为同蓄电池极板接触的夹持端、另一端的端面中心处球面铰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同所述顶杆驱动气缸连接在一起。既能够保证顶杆对蓄电池极板进行可靠的夹持、又能够使得蓄电池极板能够以顶杆为轴通畅地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顶杆驱动气缸的缸体同所述连接座连接在一起,所述顶杆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板同所述驱动杆连接在一起。结构紧凑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新威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新威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13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