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脲脲原体快速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1284.5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6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平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国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04 | 分类号: | C12Q1/04;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脲脲 原体 快速 培养 方法 及其 培养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脲脲原体快速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包括琼脂、鱼肉、Hepes缓冲剂、酸性混合物、人体血球蛋白、青霉素、厌氧混合物、多粘霉素、鸡胚绒毛尿囊膜和干冰,使用本发明的固体培养基可选择性地培养解脲脲原体,通过菌落的形成确证支原体的存在,并能从菌落形态判断支原体的类型,相对于液体培养基常出现假阳性的情况;本发明的固体培养基在诊断泌尿生殖道感染方面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同时在支原体菌落形成时间上,目前固体培养基的结果判读时间较长,而使用本发明的支原体培养基判读时间较短,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实现了解脲脲原体的快速检测,并且所形成的菌落比在市售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要大得多。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生物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脲脲原体快速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
背景技术
脲原体是从人体中分离的能自身繁埴的13种支原体之一,属硬壁菌门柔膜体纲支原体目支原体科脲原体属。脲原体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是在人工培养基上能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壁,能自我复制,呈球杆状,大小为125~250nm,分子量为4.5XIO8,具高度多形性。脲原体根据分子生物学特征分为两个生物群和14个血清型,两个生物群包括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14个血清型中,基因组较小的血清型1、3、 6、14属于微小脲原体,占脲原体感染的90%~92%;基因组较大的血清型2、4、5、8~13属于解脲脲原体,占脲原体感染的8%~10%;
解脲脲原体大多采用液体培养法进行培养,虽然液体培养法使用方便、快捷、容易判断,但是这种方法只能从液体颜色的改变来推断支原体是否存在,假阳性率高,准确性不高。而固体培养法则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菌落,从而确证支原体的存在,较好地解决临床标本假阳性率高的问题。但是固体培养法判读结果的时间较长,因而需要时间较长才能对UUMH引起的泌尿道生殖道感染进行确诊,不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综上所述,本申请现提出一种解脲脲原体快速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解脲脲原体快速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脲脲原体的培养基,包括15-20%的琼脂、10-15%的鱼肉、3-5%的Hepes缓冲剂、3-5%的酸性混合物、15-20%的人体血球蛋白、30-40%的青霉素、3-5%的厌氧混合物、0.3-0.5%的多粘霉素、5-10%的鸡胚绒毛尿囊膜和5-10%的干冰。
优选的,包括17.5%的琼脂、6.5%的鱼肉、3-5%的Hepes缓冲剂、4%的酸性混合物、17.5%的人体血球蛋白、35%的青霉素、4%的厌氧混合物、 0.5%的多粘霉素、7.5%的鸡胚绒毛尿囊膜和7.5%的干冰。
优选的,包括17.5%的琼脂、12.5%的鱼肉、3-5%的Hepes缓冲剂、4%的酸性混合物、11.5%的人体血球蛋白、35%的青霉素、4%的厌氧混合物、 0.5%的多粘霉素、7.5%的鸡胚绒毛尿囊膜和7.5%的干冰。
优选的,包括17.5%的琼脂、12.5%的鱼肉、3-5%的Hepes缓冲剂、4%的酸性混合物、17.5%的人体血球蛋白、29%的青霉素、4%的厌氧混合物、 0.5%的多粘霉素、7.5%的鸡胚绒毛尿囊膜和7.5%的干冰。
一种解脲脲原体快速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适量琼脂,并打成粉末,投入培养皿,并取新鲜鱼肉经过清洗、过滤和提纯之后,并打成粉末,投入培养皿;
S2,取适量Hepes缓冲剂、多粘霉素和鸡胚绒毛尿囊膜投入S1的培养皿中,进行搅拌;
S3,取适量的酸性混合物投入步骤S2的培养皿中,使培养皿内部液体 PH值在7.8-8.0之间;
S4,取适量的干冰投入步骤S3中的培养皿中,干冰升华产生C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国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国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12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