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修复土壤镍污染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1238.5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9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花建丽;周秉彦;李玉鹏;吴静静;黄振;王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世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A01B79/02;C05G3/00;C05G3/80;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新港大***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修复 土壤 污染 土壤改良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土壤镍污染的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磷酸铁1.0‑3.0份、硫酸锰0.5‑3.5份、氢氧化铵0.5‑5.5份、螯合剂1.5‑7.5份、异亮氨酸2‑8份、根瘤菌3.0‑10.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方法。本发明所制备的土壤改良剂通透性、保水能力及营养供给能力俱佳,能有效保持根瘤菌的活性,降低土壤中镍的活性,使镍污染土壤范围不会进一步扩大;本发明具有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性能稳定等特点,能在短时间内修复镍污染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修复效率高,无二次污染,修复后的土壤可直接用作农业种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修复土壤镍污染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Hg)、镉(Cd)、铅(Pb)、铬(Cr)和类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Zn)、铜(Cu)、镍(Ni)等元素。主要来自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为微生物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潜在危害极大,应特别注意防止重金属对土壤污染。一些矿山在开采中尚未建立石排场和尾矿库,废石和尾矿随意堆放,致使尾矿中富含难解的重金属进入土壤,加之矿石加工后余下的金属废渣随雨水进入地下水系统,造成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矿区土地镍污染严重,我国矿区镍污染土壤修复后通常用作农业使用,如果修复不完全,镍通过根系进入植物中,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对植物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植物死亡。镍可以在植物体内积蓄,当镍积蓄超出正常含量的植物进入食物链时,就会影响动物乃至人类的健康。
目前,进行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原位修复,异位修复,联合修复等,原位修复主要包括填埋法,气相抽提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等。矿区的土地凹凸不平,采用化学药物对镍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时,不能充分考虑土壤含镍量的空间差异性的话,就会造成修复效果差、产生二次污染的情况。
中国授权专利CN110038890B公开了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以重量份计,土壤修复剂由改性水辉石55-65份、有机肥20-30份、腐植酸10-20份以及微生物菌剂1-3份混合而成。该土壤修复方法适合用于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具有成本低等优势,但是经上述专利处理后的土壤仅对镉有效果,难以满足土壤其他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同时修复后土地复耕再利用方面也存在种种推广困难。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修复土壤镍污染的土壤改良剂,通过铁锰复合物、螯合剂、异亮氨酸及根瘤菌的复配,达到降低土壤镍含量、提高土壤肥力的目标。
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方法。
一种用于修复土壤镍污染的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磷酸铁1.0-3.0份、硫酸锰0.5-3.5份、氢氧化铵0.5-5.5份、螯合剂1.5-7.5份、异亮氨酸2-8份、根瘤菌3.0-10.0份。
优选地,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磷酸铁1.5-2.0份、硫酸锰1.8-2.5份、氢氧化铵2.0-4.0份、螯合剂3.0-5.0份、异亮氨酸4.0-6.0份、根瘤菌5.0-8.0份。
进一步,所述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上述用于修复土壤镍污染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世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世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12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