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镜头检测的采样控制方法和测试装置以及采样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1191.2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5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杨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陈舒维;宋志强 |
地址: | 311501 浙江省杭州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镜头 检测 采样 控制 方法 测试 装置 以及 工装 |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镜头检测的采样控制方法和测试装置以及采样工装。基于本发明,通过在采样工装中部署与待测摄像机的成像模式相对应的采样通道,可以将待测摄像机布置在采样通道中的工作台对样本图像板拍摄成像。其中,采样通道中的样本图像板和工作台之间的间隔可以根据待测摄像机的镜头规格而自动设定,因此,无需人工手动调节即可确保待测摄像机以匹配其镜头规格的成像距离对样本图像板拍摄成像,以高效地准确地得到能够体现镜头真实成像效果的原始图像;并且,待测摄像机的成像模式的镜头检测结果,可以通过对待测摄像机输出的原始图像进行清晰度检测来确定,相比于人工主观判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机的镜头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镜头检测的采样控制方法、一种用于镜头检测的测试装置、以及一种用于镜头检测的采样工装。
背景技术
摄像机在出厂前,往往需要对摄像机的镜头进行检测。然而,传统的镜头检测都是依靠人工检测来实现,由此导致检测的准确度和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分别提供了一种用于镜头检测的采样控制方法、一种用于镜头检测的测试装置、一种用于镜头检测的采样工装以及一种镜头检测系统,能够借助自动化手段提高镜头检测的准确度和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镜头检测的采样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待测摄像机的设备标识,确定待测摄像机的成像模式及其对应的镜头规格;
在待测摄像机的成像模式与采样工装中的采样通道所对应的成像模式相匹配的情况下,根据待测摄像机的成像模式对应的镜头规格,确定待测摄像机在该成像模式下的成像距离;
根据即将在采样通道中检测的待测摄像机在该采样通道对应的成像模式下的成像距离,产生该采样通道的定位指令;
监测采样通道对应的到位通告,其中,到位通告用于表示采样通道中的样本图像板和工作台之间可调节的间隔已达到定位指令指示的对应成像模式下的成像距离;
响应于监测到的采样通道对应的到位通告,通过对放置在该采样通道中的工作台的待测摄像机输出的原始图像进行清晰度检测,确定该待测摄像机在该采样通道对应的成像模式下的镜头检测结果。
可选地,根据待测摄像机的设备标识,确定待测摄像机的成像模式及其对应的镜头规格之前,进一步包括:录入待测摄像机的设备标识;根据待测摄像机的成像模式对应的镜头规格,确定待测摄像机在该成像模式下的成像距离之后,进一步包括:将待测摄像机的设备标识以及待测摄像机在其成像模式下的成像距离存入至为该成像模式对应维护的等待队列中;以及,根据即将在采样通道中检测的待测摄像机在该采样通道对应的成像模式下的成像距离,产生该采样通道的定位指令之前,进一步包括:检测为采样通道对应建立的通信连接对端的待测摄像机的设备标识,在与该采样通道对应相同成像模式的等待队列中查询检测到的设备标识,并且,将在与采样通道对应相同成像模式的等待队列中成功查询到设备标识的待测摄像机,确定为即将在该采样通道中检测的待测摄像机。
可选地,检测为采样通道对应建立的通信连接对端的待测摄像机的设备标识之前,进一步包括:为等待队列中排在首位的设备标识产生连接提示信息,其中,连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该设备标识对应的待测摄像机即将与该等待队列对应相同成像模式的采样通道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地,将在与采样通道对应相同成像模式的等待队列中成功查询到设备标识的待测摄像机,确定为即将在该采样通道中检测的待测摄像机之后,进一步包括:监测采样通道对应的状态通告,其中,状态通告用于表示该采样通道中的工作台占位状态为承载待测摄像机的在位状态、或待测摄像机离位的空位状态;根据监测到的采样通道对应的状态通告,确定该采样通道中的工作台的占位状态,用于在采样通道中的工作台的占位状态为在位状态的期间内允许产生该采样通道对应的定位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11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桥梁上设置的防坠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生物质的液体燃料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