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势场的无人机避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39041.8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0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徐超;宋韬;张云飞;郑多;程子恒;林德福;何绍溟;范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G05D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范国锋;刘冬梅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 无人机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人工势场的无人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安装在无人机上的探测器实时探测障碍物的位置;
步骤2,通过螺旋桨给无人机施加动力来控制无人机飞向目标位置,所述通过螺旋桨施加给无人机的动力等于引力、斥力和横向避障控制力的合力;
通过螺旋桨施加给无人机的动力如下述式(一)所述:
F(X)=Fatt(X)+Frep(X)+Foff (一)
其中,F(X)表示通过螺旋桨施加给无人机的动力,
Fatt(X)表示目标点作用在无人机上的引力,
Frep(X)表示障碍物作用在无人机上的斥力,
Foff表示横向避障控制力;
横向避障控制力Foff通过下式(六)获得:
d表示无人机和障碍物连线法向方向允许的最小距离;
表述横向避障控制力Foff的单位矢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势场的无人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
目标点作用在无人机上的引力Fatt(X)通过下式(二)获得:
其中,v表示无人机的当前速度,kv为速度反馈系数,
k表示引力正比例位置增益系数,
Xg表示目标的位置,
X表示无人机所在的位置,
ρ(X,Xg)表示无人机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ρg表示末端减速距离,其取值根据目标距离和无人机速度,在无人机起飞前设置,取值为5~100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势场的无人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
障碍物作用在无人机上的斥力Frep(X)通过下式(三)和(四)获得:
其中,Frepi(X)表示第i个障碍物作用在无人机上的斥力,
η表示斥力正比例位移增益系数,
ρi(X,X0)表示无人机与第i个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ρ0表示斥力起作用的最大距离,
N表示障碍物的总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工势场的无人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斥力正比例位移增益系数η通过下式(五)获得:
L表示无人机和障碍物连线的径向方向允许的最小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势场的无人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
横向避障控制力Foff的单位矢量通过下式(七)获得:
其中,表示从无人机指向障碍物的矢量,表示无人机的速度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90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