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埋芯撑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39017.4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2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光;韦民;龚连金;沈君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21/14 | 分类号: | B22C2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李佼佼 |
| 地址: | 23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埋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埋芯撑,涉及铸造模具技术领域。本发明预埋芯撑包括连接片,连接片的一端设置有两定位凸台;连接片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支撑板组件一和支撑板组件二;连接片呈矩形板状结构,连接片上设置镂空结构;定位凸台呈三角形块状结构;支撑板组件一包括第一支撑板A,第二支撑板A和第三支撑板A;支撑板组件二包括第一支撑板B,第二支撑板B和第三支撑板B。本发明通过提前将芯撑放置在芯盒中,待水套砂芯射制完毕后,芯撑便和水套芯合为一体,结合紧密、牢固;由于预埋芯撑不同于传统芯撑的插入式配合,因此对砂芯本体不造成任何损伤且无夹杂涂料的质量风险;该新型芯撑成本低廉、操作便捷且易于获得高强度的水套砂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埋芯撑。
背景技术
发动机缸体水套的作用是将发动机燃烧室和缸体内壁的温度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热能转移到冷却液,在水泵的作用下循环流经散热器进行降温。从而实现对发动机工作热环境的动态调控。随着发动机集成化、轻量化设计程度地不断提高,产品结构空间的利用率也越来越大,导致水套内腔体积也变得越来越紧凑。因此,水套砂芯的轮廓形状也越来越复杂,砂芯壁厚越来越纤薄。特别是“中空式环形”水套砂芯(说明书附图4),在制备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形和开裂现象。。
传统工艺中,主要通过设计“卡子”形芯撑(说明书附图5)对水套砂芯进行加固。使用方法及原理简介:①制备水套砂芯;②在水套砂芯的两缸交界处安放“卡子”形芯撑;③水套砂芯浸涂;④清除芯撑与砂芯之间夹杂的涂料堆积。该种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在水套上安放“卡子”芯撑时,会将水套芯表面的致密层磨损,在后序浇注过程中极易发生粘砂缺陷;②“卡子”芯撑与水套砂芯之间无法100%贴合紧密,易残存碎砂或涂料,导致缸孔砂眼的产生;③人工修芯工作量大,对质量管控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埋芯撑,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预埋芯撑,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设置有两定位凸台;所述连接片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支撑板组件一和支撑板组件二。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呈矩形板状结构,连接片上设置镂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台呈三角形块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台的沿连接片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两所述定位凸台的垂直于连接片端面的两直角边位于两所述定位凸台的两斜边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组件一包括第一支撑板A,第二支撑板A和第三支撑板A;所述支撑板组件二包括第一支撑板B,第二支撑板B和第三支撑板B。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板A位于第一支撑板A和第三支撑板A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板B位于第一支撑板B和第三支撑板B之间;
所述第一支撑板A和第三支撑板B位于连接片同一端端部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板A和第二支撑板B位于连接片同一端端部两侧;所述第三支撑板A和第一支撑板B沿连接片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A和第一支撑板B均朝向连接片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三支撑板A和第三支撑板B均朝向连接片的另一侧倾斜;所述第二支撑板A和第二支撑板B表面均与连接片表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芯撑的整体厚度为1-2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A、第一支撑板B、第三支撑板A、第一支撑板B与连接片的夹角相同、均为10-30°。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90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拉手制造设备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产养殖用可移动鱼饵投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