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金钢带表面缺陷视觉超紫外波激光消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8925.1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5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陆余圣;孙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昆仑光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52 | 分类号: | B23K26/352;B23K26/70;B23K26/02;G01N21/9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朱虹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钢 表面 缺陷 视觉 紫外 激光 消除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合金钢带表面缺陷视觉超紫外波激光消除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输送辊道、压送辊和激光阵列修磨组件箱,输送辊道上安装带材位置光电感应器和带材智能翻转装置,激光阵列修磨组件箱下游设有带材表面缺陷采集系统以及缺陷消除执行系统,输送辊道、压送辊、激光阵列修磨组件箱、带材位置光电感应器、带材智能翻转装置、带材表面缺陷采集系统以及缺陷消除执行系统由智能控制系统控制运行;本发明开创性的针对超紫外修磨组件箱处理后的带材进行表面缺陷甄别并消除,对提升产品制备工艺的范用度、杜绝热轧加工合金钢带表面原工艺酸洗依赖度、充分降低原材料无形损耗、提升材料加工智能化工艺水平,保证产品深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密合金带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金钢带表面缺陷视觉超紫外波激光消除系统。
背景技术
在特种合金钢冷轧带坯料工业生产中,因热轧加工中带料表面存在一层镍铁高温加热后的氧化皮,目前普遍第一步采用氢氟酸、硝酸、硫酸将它清除;第二步又经砂轮水磨、干、湿、千叶轮抛光法加纯手工砂轮磨光。其中第一步工序对大气环境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水处理成本居高不下,原材料无形损失达1.5~1.8%。第二步工序表面修磨时噪音达350分贝或更高,根据处理钢带钢种的不同,在粗加工时原材料的有无形损耗高达4.5%-7%之间,甚至更高,综合与前、后加工方法都存在环境、噪声污染,钢带表面光亮度差、费工、生产成本高居不下,钢带材料收得率低下,此外采用我司专用的处理技术经双面超紫外波激光阵列修磨后,带料表面还会因气泡、夹灰、深度氧化各种轮廓的客观缺陷,为充分提高产品深加工质量和收得力、生产效力、竞争力,实现产品生产在线智能化,研制该合金钢带表面修磨质量缺陷视觉超紫外波激光消除系统高端装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且能大大提高带材加工质量的合金钢带表面缺陷视觉超紫外波激光消除系统。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合金钢带表面缺陷视觉超紫外波激光消除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输送辊道、若干组压送辊和至少一组激光阵列修磨组件箱,所述输送辊道上安装带材位置光电感应器和一对带材智能翻转装置,所述激光阵列修磨组件箱下游位于带材上方设有带材表面缺陷采集系统以及缺陷消除执行系统,所述输送辊道、压送辊、激光阵列修磨组件箱、带材位置光电感应器、带材智能翻转装置、带材表面缺陷采集系统以及缺陷消除执行系统由智能控制系统控制运行;带材经过激光阵列修磨组件箱修磨后经第一组压送辊压送至输送辊道上,由带材位置光电感应器感应并控制传输距离;带材在输送辊道上依次穿过所述的一对带材智能翻转装置,经激光阵列修磨组件箱修磨的带材由带材表面缺陷采集系统检测,并对缺陷信息采集后反馈给缺陷消除执行系统,由缺陷消除执行系统执行完毕后,再由带材表面缺陷采集系统检测带材无缺陷,将无缺陷信号传送给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启动带材智能翻转装置将带材翻面,再由带材表面缺陷采集系统对带材表面进行缺陷信息采集,并将采集的缺陷信息反馈给陷消除执行系统,由缺陷消除执行系统执行完毕后,再由带材表面缺陷采集系统检测带材无缺陷,并将无缺陷信号反馈给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控制启动输送辊道和压送辊将表面缺陷消除的带材输出、收集。
进一步地,作为较优实施方式,所述带材智能翻转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带材夹持件和翻转驱动件;
所述带材夹持件包括左侧夹持扇片和右侧夹持扇片,所述左侧夹持扇片连接左侧液压动力系统,所述右侧夹持扇片连接右侧液压动力系统;所述左侧夹持扇片由左侧液压动力系统驱动弧形运行;所述右侧夹持扇片由右侧液压动力系统驱动弧形运行;
所述翻转驱动件包括转筒,所述转筒、左侧夹持扇片和右侧夹持扇片通过同一个转轴固定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转筒上具有与左侧夹持扇片以及右侧夹持扇片大小相同的缺口,在所述转筒上设有一组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与翻转电机转轴上安装的转动齿轮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昆仑光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昆仑光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89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阻尼式菱形网格支撑框架
- 下一篇:一种菱形支撑网格双重抗侧力支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