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醇/N,P-CDs阻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38808.5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9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于淑娟;鲁诗言;廖智健;马松莉;谭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29/04 | 分类号: | C08L29/04;C08K3/04;C08J5/18;C01B32/15;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邓雪明 |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醇 cds 阻燃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聚乙烯醇/N,P-CDs阻燃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薄膜由聚乙烯醇溶液与N,P-碳点稀释液共混液流延成膜,所述共混液中N,P-CDs稀释液的质量含量为10-40%;所述N,P-CDs稀释液是等比例为0.3g~0.5g胺类化合物比20 mL磷酸为原料制备的碳点溶液经过稀释20~40倍后,离心所得的上清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N,P-CDs阻燃薄膜,其特征在于,以混合溶液中N,P-CDs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质量之和为基准,所述混合液中N,P-CDs稀释液的质量含量为10-30%;所述聚乙烯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7.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乙烯醇/N,P-CDs阻燃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化合物包括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壳聚糖、聚乙烯胺、乙二胺。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乙烯醇/N,P-CDs阻燃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N,P-CDs阻燃薄膜的厚度为60-10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聚乙烯醇/N,P-CDs阻燃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取聚乙烯醇溶液与N,P-碳点稀释液共混液流延成膜,所述共混液中N,P-CDs稀释液的质量含量为10-40%,在室温条件下干燥6~24h,再在60℃~80℃温度下干燥10~12h,即得所述聚乙烯醇/N,P-CDs阻燃薄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乙烯醇/N,P-CDs阻燃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P-碳点稀释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制备N,P-碳点溶液后,稀释20~40倍,离心取上清液待用;所述N,P-碳点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比例为0.3g~0.5g胺类化合物比20 mL磷酸均匀混合后,加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反应温度为150~210 ℃,反应时间为24~64h,得到棕黑色溶液,即为所述N,P-碳点溶液。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乙烯醇/N,P-CDs阻燃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P-碳点稀释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制备N,P-碳点溶液后,稀释20~40倍,离心取上清液待用;所述N,P-碳点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比例为0.3g~0.5g胺类化合物比20 mL磷酸均匀混合,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微波反应40-60 min,得到棕黑色溶液,即为所述N,P-碳点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师范大学,未经南宁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88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站牌玻璃的安装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8L 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
C08L29-00 具有1个或更多的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组合物,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1个碳-碳双键,并且至少有1个是以醇、醚、醛、酮、醛缩醇或酮缩醇基为终端;不饱和醇与饱和羧酸的酯水解的聚合物的组合物;此
C08L29-02 .不饱和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10 .不饱和醚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12 .不饱和酮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14 .由不饱和醛缩醇或酮缩醇聚合,或由不饱和醇聚合物经后处理得到的醛缩醇或酮缩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04 ..聚乙烯醇;部分水解的不饱和醇与饱和羧酸的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