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黄壤中Cd的高效钝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8579.7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9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范成五;罗沐欣键;刘桂华;柴冠群;秦松;胡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贵州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B09C1/00;B09C1/08;C05G3/80;C05F17/20;C05F17/50;C09K101/00;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550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黄壤 cd 高效 钝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黄壤Cd钝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针对黄壤中Cd的高效钝化方法。测定受污染的黄壤中Cd的污染水平,根据黄壤中Cd的污染物指标,将Cd钝化剂均匀撒施于受污染的黄壤表面;然后旋耕,并对旋耕后的黄壤灌水;在灌水2‑5天后施用基肥平衡老化1个月,移栽水稻;收获水稻后,对稻米及种植水稻的黄壤中Cd的污染物指标进行检测。本发明所选材料中的碱性物质可以通过提高土壤pH值,促使土壤中有效态Cd发生形态转化;粘土矿物通过离子交换吸附和专性吸附作用降低土壤中的有效态Cd;有机物料对重金属有较强的络合和吸附作用,同时还能增加作物的生物量;生物炭能螫合重金属离子,从而减少土壤中的活泼的重金属有效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黄壤Cd钝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黄壤中Cd的高效钝化方法。
背景技术
矿业开采、污水灌溉、含重金属肥料或农药的使用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等现象造成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大幅度增加。大量累积的重金属致使受污染土壤肥力降低,农作物产量下降。其也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其中,重金属Cd对人体存在较强毒性,且容易于植物中积累,能随着食品进入人体,损害人体器官,造成难以恢复的恶劣影响。鉴于我国大面积的农用地土壤正遭受着Cd污染问题,因而修复土壤中超标的Cd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随着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国内外摸索出了不少关于土壤中重金属的修复方法,但其中仍存在实际推广和大面积应用是否可行的问题。虽然植物修复技术是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有公认的好几种镉修复植物,例如三叶鬼针草、黑麦和印度芥菜,对土壤中Cd的修复暂时只能考虑其它手段。钝化技术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通过投放一种或多种物质,影响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减少重金属进入植物体的量。而且钝化技术拥有价格低廉、来源广泛、效果显著和易于实施等优点。在考虑到合适的钝化剂能降低土壤中Cd的水溶性、转移性及生物有效性,从而可以降低土壤中的Cd进入植物和水体的能力后,我国针对土壤中Cd污染的修复多是采用施用钝化剂技术。
国内农田Cd污染程度以轻中度为主,而黄壤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于农业生产土壤中有较大占比,加上黄壤对Cd的吸附性会随着Cd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黄壤中的Cd污染情况存在环境暴露风险。因此,针对黄壤区域的Cd污染问题筛选高效、低成本,无毒害作用的钝化剂是今后开展相关修复工作的关键。
钝化剂种类多样,可分为无机钝化剂、有机钝化剂、微生物钝化剂和复合型钝化剂。但现有的Cd污染土壤钝化技术往往只采用一种、一类或是少量几种混合搭配的钝化剂来钝化土壤中的Cd,形式较为单一,钝化剂选择面不够广,且缺少植物栽培实验验证,所以其有效性仍有待确认。因此,亟需一种新的针对黄壤中Cd的高效钝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人们生活所需。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现有使用蜈蚣草对Cd污染土壤进行植物修复工作,但其中仍存在实际推广和大面积应用是否可行的问题。
(2)现有的Cd污染土壤钝化技术往往只采用一种、一类或是少量几种混合搭配的钝化剂来钝化土壤中的Cd,形式较为单一,钝化剂选择面不够广,且缺少植物栽培实验验证,有效性仍有待确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黄壤中Cd的高效钝化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针对黄壤中Cd的高效钝化方法,所述针对黄壤中Cd的高效钝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定受污染的黄壤中Cd的污染水平;所述黄壤中Cd的污染水平通过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态量和全量作为黄壤中Cd的污染物评判指标。
步骤二,根据黄壤中Cd的污染物指标,将Cd钝化剂均匀撒施于受污染的黄壤表面,然后将黄壤旋耕10-2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贵州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贵州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85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磨边机
- 下一篇:一种紧凑型三维运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