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用金属屏蔽层尖刺放电模型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8417.3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2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宝;贺鹏;周荣兴;曹子龙;毛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相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金属 屏蔽 尖刺 放电 模型 制作方法 | ||
一种电缆用金属屏蔽层尖刺放电模型的制作方法,涉及电力设备故障模型领域,将电缆的外护套和铜屏蔽层切开一道切口;掀开外护套和铜屏蔽层,在铜屏蔽层的内表面电连接一根导电的针体;将针体扎入电缆的绝缘层;在切口的铜屏蔽层内、外表面分别贴上绝缘胶带,将掀开的外护套放回原位;将热缩管套于切口处的外护套之上并加热热缩管。本发明用导电的针体、绝缘胶带以及特殊的切口方式等等技术手段以一段真实的电缆作为模型的主体,建立金属屏蔽层尖刺放电模型,具有制作成本低、仿真度高等优点,采用本发明制作的模型可以更真实,更准确地模拟出金属屏蔽层尖刺放电故障,有助于用其在实验室内得到和分析金属屏蔽层尖刺放电的故障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故障模型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电缆用金属屏蔽层尖刺放电模型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电源同步无线发射接收装置是电力检测设备中常见的工频电源同步信号的外接通讯装置,通过电源同步无线发射接收装置将检测装置与工频电源同步发生器通过无线通讯连接在一起,方便工频电源同步数据传输。现有电源同步无线发射接收装置通常包括外壳和装配于外壳内容的电路模块,而电路模块通常通过若干螺丝硬性固定安装于外壳内部,因意外掉落等原因产生的硬性碰撞或机械振动对于电路模块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容易导致数据错误或丢失,甚至整个设备报废。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更好降低外界冲击,能有效保护电路模块的装配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缆用金属屏蔽层尖刺放电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目的在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缆用金属屏蔽层尖刺放电模型的制作方法, 截取一段从内之外包括绝缘层、铜屏蔽层和外护套的电缆;依次将电缆的外护套和铜屏蔽层切开一道切口;掀开切口处的外护套和铜屏蔽层,将绝缘胶带一通过切口以胶合面朝外地铺设于绝缘层的外表面,且保证绝缘胶带一的各边缘与切口周围的铜屏蔽层相互重叠;在掀开的铜屏蔽层的内表面电连接一根导电的针体;将针体扎入电缆的绝缘层;将掀开的铜屏蔽层放回原位,并使切口周围的铜屏蔽层内表面完全贴合于绝缘胶带一;将绝缘胶带二覆盖切口的方式平铺贴合于铜屏蔽层的外表面;将掀开的外护套放回原位;将热缩管套于切口处的外护套之上,并对热缩管进行加热使其收缩。
进一步,用刀具在外护套上切开一道圆弧形切口;掀开圆弧形切口内侧的外护套,用刀具在裸露的铜屏蔽层上切开一道V字形切口,且保证V字形切口处于圆弧形切口的投影轮廓内侧,同时V字形切口的尖端朝向圆弧形切口的圆弧线缺口;所述绝缘胶带一呈V字形,所述绝缘胶带二呈圆形。
进一步,掀开V字形切口内侧的铜屏蔽层,并用氩弧焊焊接一根所述针体。
进一步,铜屏蔽层切开一道切口后,去除铜屏蔽层在切口处产生的毛刺。
进一步,所述针体为不锈钢制品。
进一步,所述针体的长度小于所述绝缘层的厚度。
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采用导电的针体、绝缘胶带以及特殊的切口方式等等技术手段以一段真实的电缆作为模型的主体,建立金属屏蔽层尖刺放电模型,具有制作成本低、仿真度高等优点,采用本发明制作的模型可以更真实,更准确地模拟出金属屏蔽层尖刺放电故障,有助于用其在实验室内得到和分析金属屏蔽层尖刺放电的故障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模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模型的电缆掀开外护套时的俯视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发明,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相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红相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8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