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折叠屏制造的自动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6705.5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7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英 |
主分类号: | C03C17/00 | 分类号: | C03C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605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折叠 制造 自动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折叠屏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折叠屏制造的自动化装置,包括固定架、输送结构、下料结构、固化结构、调节结构和润滑结构;在输送结构在进行工作的同时,还能够间歇性的带动下料结构进行工作,通过下料结构的工作,能够只在当柔性玻璃移动至下料结构正下方时下料结构才开始工作,从而能够避免下料结构持续下料造成的涂覆液的浪费,且还能够保证输送结构的清洁性,输送结构在进行工作的同时,还能够同步带动固化结构进行工作,通过固化结构的工作能够对涂覆完毕的柔性玻璃进行充分的吹风作用,从而能够大大加快柔性玻璃的固化效率,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四个调节结构的设置,能够在不平坦的地面随时进行水平度的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屏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折叠屏制造的自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结构形态越来越丰富,例如,折叠式移动终端以其较新颖的折叠性能,获得用户的亲赖。然而,折叠式移动终端对折叠屏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折叠屏的显示面一侧容易随着折叠出现损伤。采用柔性材料附着折叠屏虽然能够适应折叠需要,但硬度不够,不能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而采用刚性材料附着折叠屏,又不利于折叠屏的弯折。因此会在柔性玻璃表面涂覆保护层,保护层为PI膜,PI膜由PI液涂覆所述柔性玻璃固化而成。
在传统的柔性玻璃涂覆工艺中,对比专利申请号201910531493.4,一般都是采用加热固化的方式使涂覆层进行固化,但是加热固化的方式可能存在对玻璃的伤害和涂覆层的损坏,且后续还需要对其降温,工序复杂且安全性高,且由于在对柔性玻璃表面进涂覆时,对装置的水平度要求极高,如果水平度没有调节好,可能出现涂覆厚度不均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折叠屏制造的自动化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折叠屏制造的自动化装置,包括固定架、输送结构、下料结构、固化结构、调节结构和润滑结构,用于起到支撑和安装其他零部件的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安装用于对柔性玻璃输送的所述输送结构;在两个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安装用于对所述输送结构上的柔性玻璃进行涂覆PI液的所述下料结构,两个所述固定架靠近所述下料结构的一端安装用于对进行涂覆PI液的柔性玻璃上的PI液进行风吹固化的所述固化结构;在两个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安装四个用于调节装置水平度的所述调节结构,在所述调节结构的一端安装用于对所述调节结构进行润滑的所述润滑结构。
具体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辊轴、传送带、固定槽、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轮和电机,所述辊轴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辊轴呈平行关系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在两个所述辊轴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所述传送带,在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多个呈网格状的所述固定槽,在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固定所述电机,在其中一个所述辊轴的外部固定所述第一皮带轮,在所述电机的外部固定所述第二皮带轮,且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所述第一皮带传动。
具体的,所述下料结构包括料斗、固定套、密封杆、固定块、抵触杆、下料孔、连通孔、第一弹簧和下料套,在两个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所述料斗,在所述料斗的底端固定所述固定套,在所述固定套的内部设有三个所述下料孔,在三个所述下料孔的底端分别固定一个所述下料套,且所述下料套的截面呈梯形结构,且所述料斗、所述下料孔和所述下料套的内部相通,在所述固定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密封杆,在所述密封杆和所述固定套之间夹持固定所述第一弹簧,在所述密封杆上设有三个所述连通孔,且三个所述连通孔的直径与所述下料孔的直径相同,所述密封杆背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呈三角形结构,在所述传送带上固定多组两个为一组的所述固定块,在每组所述固定块背离所述传送带的一端均固定所述抵触杆,且所述抵触杆的一端为三角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英,未经李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67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盒体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微力加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