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逆时偏移地表炮检距道集计算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6704.0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6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杨;郝新源;左佳卉;陈海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谢斌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偏移 地表 炮检距道集 计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逆时偏移地表炮检距道集计算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从炮检记录选取部分炮检距,经稀疏后生成逆时偏移地表炮检距道集;步骤S2:对所选稀疏后的炮检距进行偏移,得到稀疏炮检距图形;步骤S3:其余炮检距的图像由构造倾斜导向插值生成;步骤S4:在原有道集数据上应用平面波解构滤波器插值,得到更密集的数据,并在更密集的偏移处重建道集形成密集炮检距图形。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降低逆时偏移地表炮检距道集计算量的方法,不仅保证了逆时偏移地表炮检距道集的成像质量,还降低了计算量,为复杂地质情况的地震速度模型提供了一种崭新且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勘探地球物理和反演综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相干同相轴局部插值降低逆时偏移地表炮检距道集计算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处理陡倾角构造和复杂速度模型中,较之单程波动方程偏移算法和柯希霍夫偏移算法等常规的射线偏移算法,基于双程波动方程的逆时偏移(Reverse Time Migration,缩写为RTM)采用互相关成像条件抽取共成像点道集(Common Imaging point Gathers,缩写为CIG)获得速度模型的方法成像更精确且无倾角限制,保幅性优,适应于复杂的速度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之一。
逆时偏移地表炮检距道集(Reverse Time Migration Surface Offset Gathers,缩写为RTM SOG)法是使用逆时偏移生成地表炮检距道集的方法,这种方法将一个共炮点道集分成不同的偏移组,并分别反向传播每个组的波场,与柯西霍夫偏移法等基于射线的成像方法相比,该方法得到的道集质量更高,能提供的剩余曲率信息更可靠和更高质量,特别是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中更为明显,克服了在复杂的地质区域基于射线的成像方法通常不能提供高质量的道集的难题,即使是在二维环境应用中该方法的逆时偏移地表炮检距道集的计算过程复杂,其计算量过大,不仅降低了其计算速率,还制约了其计算结果的成像质量的提高,尤其在三维环境中此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严重制约了其在三维环境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逆时偏移地表炮检距道集计算量的方法,用以解决逆时偏移地表炮检距道集的计算过程复杂、计算量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逆时偏移地表炮检距道集计算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从炮检记录选取部分炮检距,经稀疏后生成逆时偏移地表炮检距道集;
步骤S2:对所选稀疏后的炮检距进行偏移,得到稀疏炮检距图形;
步骤S3:其余炮检距的图像由构造倾斜导向插值生成;
步骤S4:在原有道集数据上应用平面波解构滤波器插值,得到更密集的数据,并在更密集的偏移处重建道集形成密集炮检距图形;
优选地,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利用平面波解构滤波器从稀疏后的偏移数据中选取局部相干同相轴;
步骤S32:深度域参数计算;
对每个同相轴通过拾取过程计算共偏移轴上测的地质偏移倾角ξ、地表炮检距道集中的残余坡度水平坐标值x、垂直坐标值z、半炮检距h这五个深度域参数,这五个参数来表征的表达关系如式1和式2:
其中,x表示坐标系中水平坐标轴的坐标值,z表示坐标系中垂直坐标轴的坐标值,F(x,z)为深度上的同相轴位置,h是半炮检距,ξ是共偏移轴上测的地质偏移倾角,是地表炮检距道集中的残余坡度。
步骤S33:时间域参数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6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识别归纳车辆当前区域拥堵状况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猪饲料加工用原料粉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