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作物秸秆还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5959.5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9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易波;张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C05F11/00;C05F17/20;C05F17/40;C05F17/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作物 秸秆 还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秸秆还田方法,包括秸秆采集、粉碎浆化、添加兼性厌氧菌群密封发酵醇化,然后将浆状醇化有机质分布式量化浇灌还田,实现了秸秆100%的利用,是一种低碳、绿色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秸秆还田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农作物秸秆采集、粉碎浆化、厌氧发酵醇化、分布式量化浇灌还田的人工自然方法。
背景技术
《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目标任务指出 ,到2020年,初步建立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科学施肥水平明显提升。2015年到2019年,逐步将化肥使用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达到60%、提高10个百分点;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达到60%、提高25个百分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文件所述的农作物秸秆还田的问题,该方法能实现秸秆100%的及时还田。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农作物秸秆还田方法,包括设置有农作物秸秆采集,粉碎浆化,厌氧发酵醇化,分布式量化浇灌还田方法;农作物收成后,采集秸秆,用机械设备将秸秆粉碎制浆转化成浆状有机质,然后在浆化的有机质里面,添加酵母菌等兼性厌氧菌群密封发酵,接着在田间土壤里开挖出分布式量化的沟(洞),将浆状醇化有机质浇灌在沟(洞)里,用开挖出的土壤掩埋沟(洞)口,还田结束。
进一步地,所述农作物秸秆采集是指农作物收成后,采集收储秸秆。
进一步地,所述农作物秸秆粉碎浆化是指将采集收储到的秸秆,通过机械设备粉碎制浆,将秸秆转化成浆状有机质。
进一步地,所述农作物秸秆厌氧发酵醇化是指秸秆粉碎浆化后,添加酵母菌等兼性厌氧菌群,发酵醇化,大分子有机质在酵母菌等微生物菌群的分解作用下,朝小分子分解,同时抑制、灭活有害杂菌,为下一步还田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质。
进一步地,所述农作物秸秆分布式量化浇灌还田是指将醇化浆状有机质浇灌在田间已开挖出的分布式量化的沟(洞)里,然后掩埋沟(洞)口,浆状醇化有机质在土壤里面,继续矿化和腐殖化,这一过程将缓释,持续给土壤及其土壤生物提供能量,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改善田间土壤健康生态系统,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产出,及时实现秸秆100%还田循环利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采用微生物发酵醇化秸秆技术,是一种低碳、绿色技术,
2)秸秆转化成浆状醇化有机质还田与颗粒剂有机肥还田相比,更低能耗,更低投资,
3)秸秆及时就地还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农作物秸秆还田流程图,
图2为分布式量化沟图,
图3为分布式量化洞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九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5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