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清洁散热型火灾监控报警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35380.9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8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恒 |
| 主分类号: | F21S9/04 | 分类号: | F21S9/04;F21V29/60;G08B17/06;H02N11/00;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散热 火灾 监控 报警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清洁散热型火灾监控报警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端固定连接有警示灯,所述壳体侧壁对称开设有框口,所述框口内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滤板,所述滤板侧壁通过弹簧与环形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顶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顶部开设有凹槽。本发明通过温差发电片上周期性产生电流,使得电磁铁上周期性的产生磁性,进而使得叶轮周期性进行正反转,不断的将壳体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对流,加快其散热效果,同时也会使得两个电磁块上周期性产生磁性,使得滤板不停滑动对其侧壁的灰尘进行抖落,避免火灾现场较多的灰尘积聚在滤板上,阻隔空气流通,进而降低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报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清洁散热型火灾监控报警设备。
背景技术
火灾监控探测设备是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对现场进行探查,发现火灾的设备,通常是根据现场的烟雾浓度情况来进行相应的报警。
由于发生火灾现场的温度较高,使得火灾监控探测设备内探测元件上的温度较高,而目前对于火灾监控探测设备,并没有较好的散热系统进行散热,进而使得火灾监控探测设备内的温度会持续较高,进而使得其内部探测元件在高温作业情况下寿命寿命较短,进而对于火灾监控探测的效果不理想。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清洁散热型火灾监控报警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清洁散热型火灾监控报警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清洁散热型火灾监控报警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端固定连接有警示灯,所述壳体侧壁对称开设有框口,所述框口内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滤板,所述滤板侧壁通过弹簧与环形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顶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圆槽内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叶轮,所述转轴位于凹槽内的侧壁通过盘簧与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槽内顶部开设有多个出风口,其中一个所述叶轮侧壁插接有温差发电片,所述壳体上安装有驱动叶轮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壳体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电磁块,两个所述电磁块相对磁极相反,所述滤板侧壁固定连接有铜框,两个所述电磁块位于铜框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嵌设在圆槽内壁的永磁铁,其中一个所述叶轮内嵌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永磁铁相斥,所述温差发电片与电磁铁耦合连接,所述壳体上端远离永磁铁的内壁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壁连接有导热片,且所述导热片延伸至圆槽内设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端开设有弧形腔,所述弧形腔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滑板,所述滑板侧壁通过弹簧与弧形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弧形腔远离弹簧的内壁通过单向吸气管与壳体内壁连接,所述弧形腔远离弹簧的内壁通过单向出气管与与壳体内壁连接,所述单向吸气管和单向出气管均贯穿冷却腔设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温差发电片,在壳体内温度较高时,此时温差发电片两端产生较为明显的温差,进而温差发电片上产生电流,有效的将热能转化为电能,节能环保;
2、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在温差发电片上产生电流后使得电磁铁上通电产生磁性,进而电磁铁在永磁铁磁斥力作用下带动叶轮正向转动半圈,此时叶轮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盘簧转动,使得盘簧上储存弹性势能,叶轮正向转动半圈后,在导热片的作用下使得温差发电片下端的温度逐渐减小,进而使得温差发电片两端的温差逐渐消失,使得其上的电流消失,进而电磁铁上的磁性消失,使得永磁铁对电磁铁的斥力消失,此时盘簧释放弹性势能,进而带动叶轮反向转动半圈,使得温差发电片与导热片分离,进而温差发电片上温度逐渐升高,再次产生电流,从而重复上述操作,使得叶轮周期性进行正反转,不断的将壳体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对流,加快其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恒,未经杨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53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