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自动泵送喂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5124.X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0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何经锁;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凯越电力杆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9/04 | 分类号: | B28C9/04;B28B2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3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自动 喂料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自动泵送喂料系统,包括混凝土搅拌机构、泵体以及安装支架,所述混凝土搅拌机构和泵体均位于安装支架上,且混凝土搅拌机构的输出端与泵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泵体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输送管,且输送管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喂料管连接,所述安装支架的下端连接有若干个高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在输送管外壁上的内环、连接在外环上的若干个第一连接杆、连接在第一连接杆一端的外环。该混凝土自动泵送喂料系统,可以调节喂料管喂料的角度,在想水泥杆制造模具内浇灌混凝土时可以便捷的控制混凝土的浇灌角度,方便对一些空缺部位进行适应性的补浇,而且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生产模具来调节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泥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自动泵送喂料系统。
背景技术
水泥杆主要由钢筋和混凝土构成,故又称之为钢筋混凝土水泥电杆,其主要在电力、通讯、铁路、石油等行业中用作架线支柱。
水泥杆在生产的第一步需要准备生产水泥电线杆所需的原材料。生产原料包括:钢筋、砂子、碎石和水泥。其中钢筋应选择材质好,抗压力强的钢筋,水泥应选择凝固快,密度低的。将准备好的钢筋,用钢筋调直切断机进行按规定的长度调直后切断,如果条件有限,也可用盘条机,但效果没有钢筋调直切断机效果好。将调直的钢筋整理后送往下一个程序。这里要注意下,调直的钢筋应当根据要生产的水泥电线杆的长度进行切断,长度要准确,被切断的一根根钢筋就相当于水泥电杆的骨架,至关重要。准备好要做相关长度的水泥电线杆模具,模具一般都是两半的,把调直后的钢筋同时用细钢丝盘成罗圈的纬线,环绕着作为纬线的钢丝,结合的地方用铁丝绑牢,这样在模具中就有了水泥电杆的整体骨架了。这里要注意每根水泥电线杆的至少要用8根,一般为了水泥杆的稳固都采用至少12根钢筋做骨架。较后按一定的水泥、砂子、碎石比例进行调和,较后浇注满。用电杆自动喂料机浇注满水泥以后,盖上上面的模具,确认两侧缝隙较小或者闭合后,较后两头用嘟嘴塞上,防止水泥外流。
而目前常见的自动喂料机多是一个可以移动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喂料时直接将其出料口对准模具后开始下料,下料的同时沿着模具移动自动喂料机,并需要人工将喂料后的模具进行除杂处理,将落在模具外或多出的混泥土从模具中取出,在喂料过程中也有可能会有一些部位的混泥土浇灌不足,而自动喂料机的出料口是不能够便捷的调节浇灌角度的,因此无法便捷的对浇灌不足的部位补浇,而这也就需要人工对其补浇,造成了时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混凝土自动泵送喂料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混凝土自动泵送喂料系统,包括混凝土搅拌机构、泵体以及安装支架,所述混凝土搅拌机构和泵体均位于安装支架上,且混凝土搅拌机构的输出端与泵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泵体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输送管,且输送管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喂料管连接,所述安装支架的下端连接有若干个高度调节机构;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在输送管外壁上的内环、连接在外环上的若干个第一连接杆、连接在第一连接杆一端的外环、连接在外环和内环之间的若干个移动式连接块、连接在喂料管外壁上的连接法兰、连接连接法兰上的若干个第二连接杆以及连接第二连接杆一端上的环形把手,所述连接法兰和移动式连接块上均设有穿孔,连接法兰和移动式连接块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可拆卸式连接,连接螺栓位于穿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外环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弧形限位槽,所述内环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弧形限位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移动式连接块上连接有外限位杆和内限位杆,所述外限位杆的一端位于第一弧形限位槽内,且内限位杆的一端位于第二弧形限位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上连接柱、活动连接在上连接柱下端的旋转环、连接在旋转环内壁上的固定块、连接在固定块上的螺杆、连接在螺杆下端的防脱块、设于旋转环正下方的下支撑柱以及连接在下支撑柱内壁上的调节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凯越电力杆塔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凯越电力杆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51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帕金森患者步态康复训练装置
- 下一篇:集尘模块、门体组件及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