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系统可靠性框图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快速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5094.2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8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宇;潘正强;程志君;张然;范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00 | 分类号: | G06F11/00;G06F30/20;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可靠性 框图 计算机 自动识别 快速 计算方法 | ||
1.一种系统可靠性框图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快速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系统可靠性框图中的并联部件以及所述并联部件在输出端共同连接的汇入部件,在所述汇入部件的输入侧插入并联关系节点;所述并联关系节点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并联部件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所述汇入部件的输入端;
获取系统可靠性框图中的和联中心部件和表决部件,将所述和联中心部件设置为和联关系节点,将所述表决部件设置为表决关系节点,将所述系统可靠性框图中的其他部件设置为部件节点;
根据并联关系节点、和联关系节点、表决关系节点和部件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生成系统可靠性网络,根据预设的计算规则得到所述系统可靠性网络的输出可靠度值,所述输出可靠度值即是所述系统可靠性框图的可靠度值;
所述根据并联关系节点、和联关系节点、表决关系节点和部件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生成系统可靠性网络,根据预设的计算规则得到所述系统可靠性网络的输出可靠度值,所述输出可靠度值即是所述系统可靠性框图的可靠度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并联关系节点、和联关系节点、表决关系节点和部件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生成节点信息向量;所述节点信息向量包括:节点标识、节点类型、前置节点集合、后置节点集合、节点可靠度值、输入可靠度值计算规则、输入可靠度值、输出可靠度值;
根据所述节点信息向量生成系统可靠性网络,根据预设的计算规则得到所述系统可靠性网络的输出可靠度值,所述输出可靠度值即是所述系统可靠性框图的可靠度值;
所述输出可靠度值根据系统可靠性网络的输入输出关系,确定输入节点和输出节点,以输入节点为计算起点,根据节点在串联、并联、表决及和联时的可靠度值计算公式依次计算节点的输出可靠度值,最终得到该网络输出节点的可靠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并联关系节点、和联关系节点、表决关系节点和部件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生成节点信息向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并联关系节点、和联关系节点、表决关系节点和部件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设置1个输入节点和1个输出节点;
根据所述并联关系节点、所述和联关系节点、所述表决关系节点、所述部件节点、所述输入节点和所述输出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生成节点信息向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计算规则包括:
获取当前系统可靠性网络中前置节点的输出可靠度值均不为空、且自身的输出可靠度值为空的节点,将所述节点设为待计算节点;
获取所述待计算节点的前置节点数量,当所述前置节点数量为2个以上时,获取所述待计算节点的前置节点集合,获取从所述前置节点集合中的各个节点到所述输入节点的路径的共有节点;
获取距离所述待计算节点最近的所述共有节点,根据所述共有节点和所述待计算节点的节点信息向量,得到所述待计算节点的输入可靠度值和输出可靠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待计算节点的前置节点数量,当所述前置节点数量为2个以上时,获取所述待计算节点的前置节点集合,获取从所述前置节点集合中的各个节点到所述输入节点的路径的共有节点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前置节点数量为n个时,获取所述待计算节点的前置节点集合;其中,n≥2;
获取从所述输入节点到所述前置节点集合中节点的路径;
获取n条所述路径的共有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并联关系节点、所述和联关系节点、所述表决关系节点、所述部件节点、所述输入节点和所述输出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生成节点信息向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规则,设置与节点唯一对应的节点标识;
根据所述并联关系节点、所述和联关系节点、所述表决关系节点、所述部件节点、所述输入节点和所述输出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设置包括节点标识的前置节点集合和后置节点集合;
获取系统可靠性框图中的部件可靠度值,根据所述部件可靠度值设置对应部件节点、和联关系节点的节点可靠度值,将并联关系节点和表决关系节点的节点可靠度值设置为1;
根据设置好的数值生成节点信息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50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