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标识的管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34952.1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5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宁波;杨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高山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丁孝涛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数字 身份 标识 管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标识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登录到管理系统后可以对数字身份进行管理,在登录管理系统时需要进行登录验证,验证通过后用户即可进入系统进行身份管理;
步骤二:建立区块链系统,部署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均维护一个公开、共享的账本;
步骤三:用户生成的身份标识ID及附加信息向区块链全部节点发布,经过区块链全部节点的共识处理,将新生成的用户标识ID及附加信息记录在区块链中,用户身份标识ID生成操作结束;
步骤四:用户的身份标识ID注销请求向区块链全部节点发布,经过区块链全部节点的共识处理,将身份标识ID注销请求记录在区块链中,用户身份标识ID注销操作结束;
步骤五:依次执行用户身份标识ID注销操作和用户身份标识ID生成操作实现数字身份标识ID的更新;
步骤六:在进行数字身份标识ID的更新需要进行二次验证,二次验证通过后用户身份标识ID注销操作和用户身份标识ID生成操作即继续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标识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登录验证时需要输入至少八位数字和字母组成的账号和密码,且用户在初次录入密码时需要在输入账号中的任意一个自选节点K点暂停x秒之后再继续输入,3≥x>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标识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登录验证过程具体如下:
步骤一:记录下用户输入登录账号的时长,将输入账号时长标记为T1;
步骤二:记录下用户输入密码的时长,将输入密码时长标记为T2;
步骤三:再将用户实时在K点停顿的时长标记为Tk;
步骤三:计算出输入账号的时长T1与输入密码时长T2的和得到输入总时长T和;
步骤四:提取出预设总时长T预,计算出预设总时长T预与输入总时长T和之间的差值得到T差;
步骤五:再提取出预设K点的停顿时长Tp,计算出实时停顿Tk与预设停顿时长Tp的差值的得到Kp差;
步骤六:通过公式|Kp差|/|T差|=Tp比得到对比系数比值Tp比,当Tp比大于预设值A时即验证不通过,当Tp比大小于预设值B时即验证不通过,当当Tp比在预设值A到预设值B之间的范围时即验证通过允许登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标识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二次验证时用户进行脸部特征验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标识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脸部特征验证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一:获取用户的人脸影像,将人脸影像中的人脸信息提取出,将人脸信息中两个内眼角分别标记为点A3与点B3,将点A3与点B3连接得到直线L4,测量出直线L4的长度得到第一系数Y1;
步骤二:将人脸信息中两个外眼角与两个嘴角分别标记为D1点、D2点、D3点与D4点,其中D1点与D3点在同一侧,D2点与D4点在同一侧,将D1与D3连线得到直线L5,将D1与D3连接得到直线L6;
步骤三:测量出直线L5和直线L6的长度V1和V2,将V1与V2相加得到V和,将V和处以二得到第二系数Y2;
步骤四:将第一系数Y1除以第二系数Y2得到二次验证模型系数Y比;
步骤五:计算出二次验证模型系数Y比与预设验证模型系数Y预之间的差值得到Y差,当Y差在预设值范围时即二次验证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高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高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49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