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模具法兰变形度的检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4578.5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左从军;刘平;白明雪;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泓鹄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李寰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模具 法兰 变形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模具法兰变形度的检具,通过将插杆插到模具下方处于模具放置的平台上,滑套在直尺杆上通过人操作滑动位置,滑套右侧设置检测臂检测法兰高度,首先检测臂对标准模具的法兰顶端进行检测所处的高度的刻度,记录下此刻度,之后检测臂放到待测模具上方位于模具法兰处,与法兰顶端接触检测处该法兰顶端的所处的高度的刻度,对比该刻度与标准模具法兰的刻度,则检测出变形度,插杆底部设置移动轮在模具放置的平台上移动,设置刻度指示标对检测臂所处的高度进行清楚指示刻度,插杆底部通过固定柱插到固定筒从而固定在升降座上方通过升降机进行升降高度,整个检具操作方便,适应性强,检测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模具法兰变形度的检具。
背景技术
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铸造模模具边沿具有法兰,而这些法兰在往往会出现变形的情况,需要对模具法兰变形度进行检测,而这些模具四角通过支脚放在高的平台上,检测麻烦,需要一种检测变形度的检具。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模具法兰变形度的检具,通过将插杆插到模具下方处于模具放置的平台上,滑套在直尺杆上通过人操作滑动位置,滑套右侧设置检测臂检测法兰高度,首先检测臂对标准模具的法兰顶端进行检测所处的高度的刻度,记录下此刻度,之后检测臂放到待测模具上方位于模具法兰处,与法兰顶端接触检测处该法兰顶端的所处的高度的刻度,对比该刻度与标准模具法兰的刻度,则检测出变形度,插杆底部设置移动轮在模具放置的平台上移动,从而方便对法兰各个部分进行检测,设置刻度指示标对检测臂所处的高度进行清楚指示刻度,插杆底部通过固定柱插到固定筒从而固定在升降座上方通过升降机进行升降高度,适应不同高度的放置平台,并且固定柱向上拿出便可取下,并且检测臂前侧左侧设置激光测距传感器进行测量出检测臂底端与插杆的距离,这样进一步方便检测,整个检具操作方便,适应性强,检测效率高,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模具法兰变形度的检具,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直尺杆,所述直尺杆左侧边为刻度尺,直尺杆底部往右设置有水平的插杆,插杆底部分布设置有移动轮;直尺杆上右部套有滑套,滑套右侧中间设置有水平的检测臂;滑套前侧与检测臂低端平齐处设置有刻度指示标,刻度指示标对着刻度尺,用于指示处检测臂底端的所处的刻度;插杆插在模具下方,检测臂放到模具上方位于模具法兰处,与法兰顶端接触,得到此时的刻度;
首先检测臂对标准模具的法兰顶端进行检测所处的高度的刻度,记录下此刻度,之后检测臂放到待测模具上方位于模具法兰处,与法兰顶端接触检测处该法兰顶端的所处的高度的刻度,对比该刻度与标准模具法兰的刻度,则检测出变形度;检测标准模具法兰和待测模具法兰两种情况时,插杆所处的高度是一致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插杆左端下方设置有升降座,升降座顶部设置有顶部开口的固定筒,插杆左端底部设置有与固定筒内部形状吻合的固定柱,固定柱插到固定筒内,从而对插杆和直尺杆进行固定好,并且可随时取下;升降座底部设置有升降机;升降机外设置有底座,底座底部四角设置有万向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套底端往左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检测臂前侧左端设置有激光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底端与检测臂底端平齐,检测时,模具法兰位于检测臂与插杆之间右部,从而激光测距传感器向下发出激光脉冲经插杆反射,测出检测臂与插杆之间的距离,从而直接测出法兰所处的高度,进一步方便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泓鹄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泓鹄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45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