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震分布特征构建断层三维结构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34421.2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0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炳文;张海江;高级;林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陈亮 |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震 分布 特征 构建 断层 三维 结构 方法 | ||
1.一种基于地震分布特征构建断层三维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搜集目标断层所在区域的地质信息,包括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应力特征、断层运动特征,为目标断层三维结构的构建提供参考;
步骤2、将所述目标断层面离散化为多个子断层面,假设地震事件均发生在子断层面上,将震源与子断层面的水平距离作为误差,并利用最小二乘法获得各子断层面的模型方程;
所述步骤2的过程具体为:
首先将所述目标断层面离散化为M个子断层面,其中第j个子断层面表示为:
x=aj·z+bj·y+Cj (1)
其中,x、y、z为地震位置;aj,bj,cj表示控制第j个子断层面的参数;
对目标断层建立模型如下:
m=[a1,b1,c1,a2,b2,c2......aM,bM,cM]T (2)
假设地震事件均发生在子断层面上,则第i个地震事件的位置(xi,yi,zi)应满足:
xi=aj·zi+bj·yi+cj (3)
xi为将要拟合的数据,则数据集为:
d=[x1,x2,......,xn]T (4)
然后建立G矩阵:
并设置一阶平滑项L1:
其中,A为横向相邻子断层面相同属性参数之间的约束关系参数;B为纵向相邻子断层面相同属性参数之间的约束关系参数,具体表示为:
将震源与子断层面的水平距离作为误差,使该误差均方根最小来约束模型,具体是通过最小化得到各子断层面的模型方程;
步骤3、将各子断层面的中点作为最终结果的格点,获得所述目标断层的三维结构模型;
步骤4、基于步骤1所搜集的地质信息和所述目标断层的三维结构模型,获得所述目标断层的三维结构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地震分布特征构建断层三维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地质信息搜集的过程中,对所述目标断层的地震分布数据进行分类,将属于同一主断层的数据归属于同一类,在后续反演方法中分别进行拟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地震分布特征构建断层三维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目标断层的三维结构特征包括:断层面形态特征反应出的地质作用特征或应力特征、地震闭锁区分布特征和地震危险性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44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