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子气室中碱金属量的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4204.3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1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蔡玉珍;李新坤;刘院省;邓意成;郑建朋;王风娇;王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5/48 | 分类号: | G01N25/48;G01N2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丽娜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子 气室中 碱金属 测量方法 | ||
1.一种原子气室中碱金属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至少两个气室玻壳,气室玻壳的底面有镀膜,镀膜材料为石墨烯、金刚石或氮化铝;镀膜的厚度为200~300nm;
(2)将步骤(1)制备的气室玻壳均接入真空充排气系统,将气室玻壳的本底真空抽至小于10-5Pa,然后往气室玻壳内填充工作气体,熔封一个取下,用作后续测量的参考气室;
(3)往其余未取下的气室玻壳内均进行碱金属填充,完成填充碱金属后熔封取下作为待测原子气室;
(4)将待测原子气室中填充的碱金属驱赶至待测原子气室底面;所述的步骤(4)中,将待测原子气室中填充的碱金属驱赶至待测原子气室底面的方法为:使待测原子气室的底面处于低温区,待测原子气室除底面的其他部分处于高温区,形成温度梯度;
(5)将参考气室放置于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参考样品端,将待测原子气室放置于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待测样品端,升温进行测试,得到待测原子气室中碱金属熔化过程中吸热随时间或温度的变化曲线;
(6)对步骤(5)中的变化曲线的峰值进行积分,得到待测原子气室中碱金属熔化吸收的热量,将热量除以碱金属的热焓,得到碱金属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子气室中碱金属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气室玻壳的外壳为长方体或圆柱体,在制备气室玻壳时,使用若干个玻璃片进行制备,首先在用于制备气室玻壳底面的玻璃片上镀膜,然后再连同其他玻璃片一起制备成气室玻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子气室中碱金属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将待测原子气室中填充的碱金属驱赶至待测原子气室底面的方法为:使用热风枪加热待测原子气室除底面的其他部分,使待测原子气室底面的温度低于其他部分的温度。
4.一种原子气室中碱金属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至少三个气室玻壳,气室玻壳的底面有镀膜,镀膜材料为石墨烯、金刚石或氮化铝;
(2)将步骤(1)制备的气室玻壳均接入真空充排气系统,将气室玻壳的本底真空抽至小于10-5Pa,然后往气室玻壳内填充工作气体,熔封两个取下,用作后续测量的参考气室;
(3)往其余未取下的气室玻壳内均进行碱金属填充,完成填充碱金属后熔封取下作为待测原子气室;
(4)将待测原子气室中填充的碱金属驱赶至待测原子气室底面;
(5)将两个参考气室放置于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参考样品端,将待测原子气室放置于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待测样品端,升温进行测试,得到待测原子气室中碱金属熔化过程中吸热随时间或温度的变化曲线;
(6)对步骤(5)中的变化曲线的峰值进行积分,得到待测原子气室中碱金属熔化吸收的热量,将热量除以碱金属的热焓,得到碱金属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原子气室中碱金属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气室玻壳的外壳为长方体或圆柱体,在制备气室玻壳时,使用若干个玻璃片进行制备,首先在用于制备气室玻壳底面的玻璃片上镀膜,然后再连同其他玻璃片一起制备成气室玻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原子气室中碱金属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镀膜的厚度为200~300n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原子气室中碱金属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差示扫描量热仪预先进行温度校准和热焓校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原子气室中碱金属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碱金属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42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