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蹬山车健身形式的易拉罐挤压回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4055.0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4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市叁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32 | 分类号: | B30B9/32;B30B15/30;A63B23/04;A63B23/12;A63B22/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杨玉真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蹬山车 健身 形式 易拉罐 挤压 回收 | ||
1.一种蹬山车健身形式的易拉罐挤压回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行走机构(1)、座椅机构(2)、脚踩运动机构(3)、翻倒机构(4),所述底部行走机构(1)包括:底板(101)、转动杆(102)、履带轮(103)、履带(104)和压缩出口(105);所述转动杆(102)的一端与底板(101)下端面的电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02)的电动轴与履带轮(103)固定连接;履带(104)与履带轮(103)相互配合;压缩出口(105)固定安装在底板(101)的下端面;
底板(101)下端面的电动轴能够调节履带轮(103)的高度;
所述座椅机构(2)、脚踩运动机构(3)和翻倒机构(4)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板(101)的上端面,人坐在座椅机构(2)上,然后用脚蹬脚踩运动机构(3),通过脚踩运动机构(3)驱动锤肩压罐机构(5),从而实现锤肩、挤压易拉罐和运动的功能;通过手动驱动翻倒机构(4),实现对易拉罐的翻倒,以便于压缩;
所述座椅机构(2)包括:支撑柱(201)、座位板(202)和靠背板(203);
所述支撑柱(201)的下端面与底板(10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座位板(202)的下端面与支撑柱(20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靠背板(203)的下端面与座位板(202)的后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脚踩运动机构(3)包括:轮支座(301)、脚踩板(302)和轮子(303);
所述轮支座(301)的下端面与底板(10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轮子(303)固定安装在轮支座(301)槽口处的转轴上;脚踩板(302)固定安装在轮支座(301)槽口处转轴的两侧;
所述翻倒机构(4)包括:圆长杆(401)、拉杆(402)、固定杆(403)和放置箱(404);
所述圆长杆(401)的下端面与底板(10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拉杆(402)与圆长杆(401)的顶端滑动连接;放置箱(404)的下端与挤压槽(502)的上端面转动连接;固定杆(403)的一端与放置箱(404)的侧端面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拉杆(402)前端的支座转动连接;
所述放置箱(404)是由方形铝合金管焊接而成,需要压缩的易拉罐依次在放置箱(404)内部排列;
所述锤肩压罐机构(5)包括:滑块(501)、挤压槽(502)、连杆(503)、扇形齿轮(504)和圆齿柱(505);
所述滑块(501)的下端面与底板(10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挤压槽(502)的下端面与底板(10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圆齿柱(505)与滑块(501)滑动连接;圆齿柱(505)的前端的压块与挤压槽(502)的槽口进行挤压配合;连杆(503)的后端与脚踩板(302)转动连接;扇形齿轮(504)的上端与连杆(503)的前端转动连接;扇形齿轮(504)与圆齿柱(505)上的齿口相互啮合;
所述锤肩压罐机构(5)还包括:长杆(506)、横杆(507)、转动连杆(508)和锤肩锤(509);所述长杆(506)的下端与圆齿柱(505)的后端上的支座转动连接;横杆(507)的中部与长杆(506)的顶端转动连接;转动连杆(508)转动安装在靠背板(203)的顶端;转动连杆(508)的后端与横杆(507)转动连接;转动连杆(508)的前端设有锤肩锤(5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蹬山车健身形式的易拉罐挤压回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锤肩锤(509)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市叁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南安市叁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40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