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园林电力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34034.9 | 申请日: | 202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3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勇;黄敏祖;王宓;郑亮;李然;苏醒;蔡世淀;吴科才;陈海林;姜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瓯海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08;H01B7/18;H01B7/28;H01B7/40 |
| 代理公司: | 温州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9 | 代理人: | 胡仁勇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园林 电力电缆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市政园林电力电缆,包括导电体,所述导电体外部包有一层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外包覆有防撕裂滑套,所述防撕裂滑套外壁设有环绕防撕裂滑套周向方向设置的碗状爪瓣,所述碗状爪瓣为若干个并沿防撕裂滑套长度方向彼此间隔排列。本发明具有抓附力强,适用于灌木、树木等园林植物上的用电器设备供电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园林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市政园林工程中,对于夜间绿化的装饰,往往需要通过灯光进行照明,使其凸显出夜间的美感,但是照明设备的供电目前一般直接采用普通电缆进行供给,而普通电缆在安装时一般只能通过螺旋缠绕、铁丝固定、打结等方式实现,不利于安装及拆卸,也不方便布线,缠绕固定一般需要缠绕多圈,不但容易造成电缆浪费,还容易在树木生长过程中扯断电缆或束缚住树木的生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园林绿化上进行布线,方便固定的电缆。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抓附力强,适用于灌木、树木等园林植物上的用电器设备供电的市政园林电力电缆。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园林电力电缆,包括导电体,所述导电体外部包有一层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外包覆有防撕裂滑套,所述防撕裂滑套外壁设有环绕防撕裂滑套周向方向设置的碗状爪瓣,所述碗状爪瓣为若干个并沿防撕裂滑套长度方向彼此间隔排列。
上述结构中,在防撕裂滑套外壁设置碗状爪瓣,在电缆铺设时便于通过碗状爪瓣抓附于树木表面实现固定及加大摩擦力,相比现有的传统电缆,可有效防止电缆相对于树木枝干滑动的情况发生,无需多圈缠绕固定,可有效保证走线的整洁及布线的容易程度,提高布线效率,降低电缆固定的难度;由于碗状爪瓣在固定时会抓附于树木枝干等表面,在电缆受到拉扯时,容易因碗状爪瓣抓附力过大而发生撕裂,因此在绝缘体外部设置防撕裂滑套,再将碗状爪瓣设置于防撕裂滑套上,即使碗状爪瓣因抓附力过强导致防撕裂滑套出现撕裂,也不会影响到绝缘体对导电体的绝缘性,同时防撕裂滑套可在绝缘体的外部提供多一层的绝缘防护,也能避免绝缘体受户外环境下的紫外线等有害光线的照射,避免出现老化开裂等现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碗状爪瓣其碗口朝向彼此相反。
上述结构中,相邻碗状爪瓣其碗口朝向彼此相反,在电缆长度方向任意一个方向受到拉扯时均能起到抓附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体为两根或以上,所述导电体彼此间隔设置并通过同一绝缘体包裹。
上述结构中,导电体根数优选数量为两根,以适应多数场合的用电需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撕裂滑套与绝缘体之间设有滑石粉。
上述结构中,防撕裂滑套上的碗状爪瓣在攀附状态中受到大力拉扯时,能利用滑石粉使防撕裂滑套与绝缘体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减少绝缘体及导电体扯断的可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体内插设有塑性定型条。
上述结构中,导电体往往通过多条细铜线束组成,以保证电缆的柔软性,塑性定型条为铜材或铝材,在折弯时产生变形,便于对电缆的走向进行定型,使其布设更为简单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塑性定型条位于相邻导电体之间。
上述结构中,相邻导电体之间布设塑性定型条,使带状的绝缘体无论往其两面的任意一面弯曲时,均保证电缆横截面变形的一致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体上设有分线凹槽,所述分线凹槽位于相邻导电体之间的绝缘体表面。
上述结构中,分线凹槽在带状绝缘体的正反两面,便于接线时将绝缘体以相邻导电体之间作为剖分面切分开,方便接线需要,同时塑性定型条的存在可进一步降低相邻导电体之间的绝缘体的连接强度,更有利于分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瓯海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瓯海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40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