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耐高温热噬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733968.0 申请日: 2020-07-24
公开(公告)号: CN111808775B 公开(公告)日: 2022-01-28
发明(设计)人: 郭亭;施明雨;李雨婷;刘桂文;刘庆国;温庆仕;陈勇;应汉杰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B09B3/60;C12R1/07
代理公司: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肖明芳
地址: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耐高温 淀粉 芽孢 杆菌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耐高温热噬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所述的耐高温热噬淀粉芽孢杆菌,其分类命名为热噬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thermoamylovorans),菌株名为HG‑3,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551,保藏日期为2020年4月3日。本发明所公开的耐高温的餐厨垃圾降解菌株在60‑70℃的条件下对餐厨垃圾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其对淀粉类食物的降解效果稳定高效,在4h内对淀粉类餐厨垃圾的降解率达到98%以上,且能有效持续作用一个月以上,这为利用高温厨余机生物降解餐厨垃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是涉及一株耐高温热噬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人口基数的不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厨垃圾的排放量日益增大。大量的餐厨垃圾一方面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给各国带来很大的困扰。餐厨垃圾属于高含水率和高有机质的资源型废物,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处理,不仅对环境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同时其引起的地下水污染也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2018年,我国餐厨垃圾的总产量超过1亿吨,但处理率较低,大都低于37%。

目前,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厌氧法发酵技术,水热处理技术,堆肥技术,好氧资源化利用技术,焚烧发电技术等。其中,餐厨垃圾的好氧资源化利用技术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

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是餐厨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厨余机的运行过程温度可高达60℃,在这样的高温下,多数微生物无法存活,目前已报道的高效降解菌在这样的温度下降解率也会很低,无法满足利用厨余机有效实现厨余垃圾连续化减量的目的,如专利CN102757918A中只报道了一次性投加大量菌剂24h的处理效果,但其不能在厨余设备维持稳定高效的减量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株耐高温热噬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耐高温热噬淀粉芽孢杆菌,其分类命名为热噬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thermoamylovorans),菌株名为HG-3,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551,保藏日期为2020年4月3日,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其中,上述耐高温热噬淀粉芽孢杆菌是发明人于2018年5月从江苏省南京市的餐厨垃圾中分离得到;其形态特征如下:在LB平板上表现为菌落圆形,淡黄色,凸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革兰氏染色呈阳性;16S rDNA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

一种生物菌剂,包括上述耐高温热噬淀粉芽孢杆菌,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制备上述生物菌剂的方法为将上述耐高温热噬淀粉芽孢杆菌的种子液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液态发酵培养,即得;其中,所述的种子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活化后的耐高温热噬淀粉芽孢杆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即得种子液。

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S1:菌种活化:将低温保存的热噬淀粉芽孢杆菌HG-3菌株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于60℃培养24h,作为种子平板;

S2:种子液制备:从种子平板上挑取单菌落转接到液体培养基上,于60℃培养24h,作为一级种子液;

S3:发酵培养:将种子液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液态发酵培养,即得。

步骤S1中:所述的固体培养基中各组分的浓度为:酵母粉5.0g/L,蛋白胨10.0g/L,氯化钠10.0g/L,琼脂20.0g/L,其余为水。

步骤S2中:所述的液体培养基中各组分的浓度为:酵母粉5.0g/L,蛋白胨10.0g/L,氯化钠10.0g/L,其余为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39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