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VR显示的LED显示屏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33629.2 | 申请日: | 202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3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叶锦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vr 显示 led 显示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VR显示的LED显示屏,其结构包括显示装置、支撑板、支撑轮、蓄电池,显示装置通过焊接安装在支撑板的上端面,支撑板下端面嵌固安装着支撑轮,支撑轮位于显示装置的正下方,蓄电池镶嵌贴合连接在支撑板的下侧端面,在持续施力后使上端的活动钢珠与磁块脱离贴合状态,使外层活动轴以弹簧与活动钢珠所形成的回弹带动嵌固板与下方的支撑板进行转动,使与外层活动轴保持可持续旋转的状态,通过不断的旋转调整支撑板的位置,来保证位于设备内的传导线避免缠绕在一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显示屏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支持VR显示的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显示器是属于电脑的I/O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它可以分为CRT、LCD、PDP、OLED等多种,它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而支持VR显示的显示屏一般通过与设备终端的相互配合,通过匹配使用者的肢体动作来调整屏幕的朝向。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当使用者通过VR设备配合显示屏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随着VR设备与显示屏所展现出的景象不断改变位置,导致在显示屏不断转动的过程中屏幕与传导器连接端面之间的传导线与供电线会相互缠绕打结在一起,随着不断的拉扯使传导线与屏幕的连接端产生松动,使显示屏的信号接收效果失去稳定性。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支持VR显示的LED显示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当使用者通过VR设备配合显示屏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随着VR设备与显示屏所展现出的景象不断改变位置,导致在显示屏不断转动的过程中屏幕与传导器连接端面之间的传导线与供电线会相互缠绕打结在一起,随着不断的拉扯使传导线与屏幕的连接端产生松动,使显示屏的信号接收效果失去稳定性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支持VR显示的LED显示屏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其结构包括显示装置、支撑板、支撑轮、蓄电池,所述显示装置通过焊接安装在支撑板的上端面,所述支撑板下端面嵌固安装着支撑轮,所述支撑轮位于显示装置的正下方,所述蓄电池镶嵌贴合连接在支撑板的下侧端面;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动力轴、嵌固块、显示屏、第一活动轴、防护框,所述动力轴嵌固安装在嵌固块的正上方,所述嵌固块镶嵌卡合在防护框的外侧上端面,所述显示屏位于第一活动轴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活动轴活动卡合连接着防护框,所述防护框镶嵌包裹在显示屏的外侧端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轴包括连接板、回弹机构、支护环、固定柱、穿线片、嵌板固,所述连接板嵌固安装在支护环的正上方,所述回弹机构设于第一活动轴内侧的连接端面,所述支护环环绕嵌套在固定柱的外侧端面,且与第一活动轴内轮廓相连接,所述固定柱通过焊接安装在穿线片的上侧外端面,所述穿线片嵌固连接在第一活动轴的内侧端面,所述嵌板固位于固定柱正下方,所述支护环与第一活动轴内端的连接板采用活动卡合连接,且两者之间存在间隙。
更进一步的,所述回弹机构包括第一连接轴、磁块、活动钢珠、弹簧、滑轨、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轴嵌固连接在滑轨的上方,所述磁块镶嵌卡合在滑轨上下两端的内侧面,所述活动钢珠表面焊接连接着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嵌套连接着滑轨,所述滑轨镶嵌设于回弹机构的内侧单面,所述连接槽嵌固连接着活动钢珠且与穿线片相连接,所述弹簧当拉伸至最长长度之后,依旧会与磁块产生间距。
更进一步的,所述穿线片包括相吸磁组、第二连接轴、通线孔、收纳机构,所述相吸磁组均匀安装在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二连接轴上端左右两侧均与相吸磁组相互连接,所述通线孔均匀镶嵌安装在穿线片的上端内侧面,所述收纳机构镶嵌卡合安装在穿线片的内侧上端面,所述相吸磁组设有左右两片且相互吸附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36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