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自由度空间定向障碍模拟器人体运动感知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33470.4 | 申请日: | 202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7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牛红攀;黎启胜;王鹏飞;舒杨;白俊林;宋琼;李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G09B9/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沈成金 |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度 空间 定向 障碍 模拟器 人体 运动 感知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四自由度空间定向障碍模拟器人体运动感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得四自由度空间定向障碍模拟器座舱中飞行操纵系统的操作指令;
步骤二、通过飞行仿真,获取实际飞行飞机的6个自由度运动参数,即3个线加速度物理量:Gxa、Gya、Gza,依次为前后、左右、头足方向过载;3个角速度物理量:Pa、Qa、Ra,依次为滚转、俯仰、偏航方向角速度;
步骤三、计算大臂绕主轴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步骤四、根据实际飞行的偏航角运动,求解偏航轴的转动角度;
步骤五、根据偏航轴的转动角度,求解实际飞行相对俯仰框坐标系的3个线加速度分量(3Gxa,3Gya,3Gza),即
步骤六、根据相对俯仰框坐标系的线加速度物理量,计算纯过载模拟时滚转轴和俯仰轴的转动角度;
步骤七、根据空间定向障碍模拟器各轴的转动,计算座舱的3个线加速度和3个角速度;
步骤八、根据考虑人体运动感知模型的控制算法,计算滚转轴和偏航轴的补偿量,最终得到滚转轴和偏航轴的转动角度;
步骤九、将主轴的转动角速度和转动角加速度及滚转轴的转动角度q2、俯仰轴的转动角度q3、偏航轴的转动角度q4发送给空间定向障碍模拟器运动平台;
步骤十、判断是否停止,如果“是”则停止流程,如果“否”,则进入步骤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自由度空间定向障碍模拟器人体运动感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包括以下子步骤:
3.1已知实际飞行的3个线加速度Gxa、Gya、Gza,可计算得到座舱线加速度矢量的大小为:对|Ga|进行修正,修正之后的加速度矢量大小为:|Ga'|;
3.2通过如下公式的常微分方程求解,可获得主轴的转动角速度和转动角加速度
式中r为座舱中心距主轴的距离,即转动半径;
当过载值较大时,可忽略的影响,采用下式对转动角速度进行简化计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自由度空间定向障碍模拟器人体运动感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包括以下子步骤:
4.1根据实际飞行的偏航角速度物理量Ra,求解模拟器偏航轴的转动角速度为:
其中由步骤三获得,q2和q3由步骤八获得;
4.2将偏航轴的的转动角速度进行高通滤波,之后进行积分,获得偏航轴的转动角度q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自由度空间定向障碍模拟器人体运动感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包括以下子步骤:
6.1计算大臂末端的线加速度矢量:
式中,1Gc为相对转臂的加速度矢量,Gr为沿转臂方向的加速度分量,Gt为沿转动方向的加速度分量,Gv为沿垂直方向的加速度分量,r为座舱中心距主轴的距离,g为重力加速度;
6.2纯过载模拟时,滚转轴的转动角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6.3纯过载模拟时,俯仰轴的转动角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34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