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用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3442.2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3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亢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71019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机械 工用 夹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上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上端设有L型插孔,所述L型插孔的上端与第一夹板的上端连通,所述L型插孔的下端与第一夹板的外侧连通,所述侧板的顶部连接有横梁;本发明可分别满足对大型和小型配件加工时的夹持需求,便于连接和分离,连接的操作程序简单便捷,效率高节省时间成本;使得在对大配件夹持过程中稳定不晃动,提高后续加工的品质,避免因夹持不稳定而导致的大加工误差现象,对机械配件的上下端全面夹紧固定,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用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机械及其配件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大,而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加工工件固定住,然后对其进行打孔等加工工艺。现有的部分固定夹具一般不能同时满足大、小配件的夹持使用,不可以根据需求选择调节,为此,我们推出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用夹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用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上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上端设有L型插孔,所述L型插孔的上端与第一夹板的上端连通,所述L型插孔的下端与第一夹板的外侧连通,所述侧板的顶部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下端两侧分别通过滑动结构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设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上下方分别设有小插孔和大插孔,所述小插孔和大插孔中分别插接有小插块、大插块,所述小插块、大插块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夹板的下端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下端横向设置有定位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滑动结构包括滑槽、滑块,所述滑槽开设于横梁的下端,所述滑块滑接至滑槽中,所述滑块的下端连接至第二气缸的上端,且滑块、滑槽为T型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和螺栓连接至第二夹板的上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机座的上端中部连接有加工台。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两组所述第一气缸为同步气缸。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块的尺寸与L型插孔的尺寸相匹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夹板、第一夹板的一侧均设有橡胶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两组所述第二气缸为同步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分别满足对大型和小型配件加工时的夹持需求,便于连接和分离,连接的操作程序简单便捷,效率高节省时间成本;使得在对大配件夹持过程中稳定不晃动,提高后续加工的品质,避免因夹持不稳定而导致的大加工误差现象,通过设有的定位块插接至L型插孔中,使得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完成定位连接,而连接后的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则通过小插块、大插块、连接板连接稳定,而大插块的一端插接在定位块的定位孔中,加强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固定稳定效果,使得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夹持过程中稳定性好,进而在第一气缸在输出时第一夹板移动夹紧机械配件时,上端的第二夹板也随之移动夹紧机械配件,对机械配件的上下端全面夹紧固定,便于从一侧和上端对机械配件进行打孔加工等操作,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完成连接后进行夹持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完成连接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定位块与L型插孔插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邮电大学,未经西安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3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可变信息在线喷印的胶印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注塑件折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