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氮化合物以及使用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32484.4 | 申请日: | 202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8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南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13/57 | 分类号: | C07D213/57;C07D215/06;C07D235/18;C07D237/08;C07D239/26;C07D239/74;C07D241/42;C07D251/24;C07D401/04;C07D401/10;C07D401/14;C07D403/04;C07D40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董琳 |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以及 使用 电子元件 电子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含氮化合物,所述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式所示:其中,环A和环B各自独立地选自苯环或者成环碳原子数为10~14的稠合芳环,且环A和环B中至少一个选自所述成环碳原子数为10~14的稠合芳环;L选自单键、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30的亚芳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30的亚杂芳基;Het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60的含氮杂芳基。本申请的含氮化合物可以提高有机致电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以及提高应用该含氮化合物的光电转化器件的转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有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以及使用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有机电子原件的代表例,有机发光元件。一般而言,有机发光现象是指,利用有机物质使电能转变为光能的现象。利用有机发光现象的有机发光元件通常具有包含阳极和阴极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有机物层的结构。其中,为了提高有机发光元件的效率和稳定性,往往由各自不同的物质构成多层结构形成有机物层,例如,可以由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形成。对于这样的有机发光元件的结构而言,如果在两级之间事加电压,则空穴从阳极注入至有机物层,电子从阴极注入至有机物层,当所注入的空穴和电子相遇时,形成激子,该激子再次跃迁至基态时,就会发出光。
一般来说,电子传输材料是具有缺电子的含氮杂环基团的化合物,它们大多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和势,因而具有较强的接受电子的能力,但是相对于空穴传输材料,常见的电子传输材料的电子迁移率例如八羟基喹啉铝要远低于空穴传输材料的空穴迁移率,因而在OLED器件中一方面会导致载流子的注入和传输不均衡而导致的空穴与电子的复合几率降低,从而降低器件的发光效率,另一方面具有较低电子迁移率的电子传输材料会导致器件的工作电压升高,从而影响功率效率,对能源的节约不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以及使用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该含氮化合物可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空穴阻挡层或电子传输层。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所述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1所示:
其中,环A和环B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苯环或者成环碳原子数为10~14的稠合芳环,且环A和环B中至少一个为所述成环碳原子数为10~14的稠合芳环;
L选自单键、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30的亚芳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30 的亚杂芳基;
各Q1和各Q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15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4 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8-24的三芳基硅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碳原子数为7~13的芳烷基、碳原子数为4~12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5~13的杂芳烷基;
n表示Q1的个数,选自0或1;m表示Q2的个数,选自0或1;
Het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30的含氮杂芳基;
Ar1和Ar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2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30的杂芳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24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量子移动终端通信系统、密钥分配及通信方法
- 下一篇:一种5G通信网络增强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