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大通流低残压TVS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1197.1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3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啸;赵德益;李亚文;赵志方;蒋骞苑;王允;吕海凤;霍田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维安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861;H01L21/32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2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通流 低残压 tvs 器件 | ||
1.一种双向大通流低残压TVS器件,在N+衬底上形成P型外延,其特征在于,在P型外延上用LPTEOS填充深度为2-5um、宽度为1-1.2μm的浅槽trench作为隔离槽,在每二个隔离槽间形成隔离区,共四个尺寸和间距相同的隔离区;在每个隔离区间设有结构相同、间距相等、深度在1—4μm且填充了N+ Poly体的多个Poly或N+区;在N+ poly或N+表面沉积一层SiO2作为接触孔的介质,在每二个隔离槽间保留N+ poly或N+区的引出位置,并沉积金属层作为引出电极;其中,隔离区一、三的引出电极相连作为IO1,隔离区二、四的引出电极相连作为IO2,构成所述的双向TV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大通流低残压TVS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衬底的电阻率在0.001-0.006Ω•cm,P型外延的电阻率在0.015-0.15Ω•cm之间,P型外延的厚度在5—10μm之间;在所述的P型外延上,N+ Poly槽深度在1-4um,poly槽的宽度在1-1.2um,在N+poly表面沉积一层SiO2作为接触孔的介质,在每二个隔离槽间保留N+ poly的引出位置,并沉积金属层作为引出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大通流低残压TVS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衬底的电阻率在0.001-0.006Ω•cm,P型外延的电阻率在0.015-0.15Ω•cm之间,P型外延的厚度在5—10μm之间;在所述的P型外延上,N+深度在1-4μm,在N+区表面沉积一层SiO2作为接触孔的介质,在每二个隔离槽间保留N+区的引出位置,并沉积金属层作为引出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向大通流低残压TVS器件,其特征在于,SiO2介质层厚度在0.6-0.8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向大通流低残压TVS器件,其特征在于,金属层采用ALSiCu合金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大通流低残压TVS器件,其特征在于,金属层厚度3-4.5μm。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及4至6任一项所述的双向大通流低残压TVS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A,选择N+衬底/P型外延硅片,其中,N+衬底的电阻率在0.001-0.006Ω•cm,P型延的电阻率在0.015-0.15Ω•cm之间,P型外延的厚度在5—10um之间;
步骤B,刻蚀深度在2—5μm、宽度在1-1.2μm的浅槽trench,用低压TEOS(LPTEOS)进行填充,形成四个间距相同的隔离区一、二、三、四;
步骤C,在各隔离区均刻蚀多个深度在1-4μm、宽度1-1.2μm的Poly槽;
步骤D,在P型外延层上,用N+ Poly对Poly槽进行填充,N+ poly的厚度为1.2-1.5μm;
步骤E,对N+ poly进行反刻,只保留下N+ poly槽引出位置的poly;
步骤F,淀积一层SiO2作为接触孔的介质,厚度在0.6-0.8μm;
步骤G,通过光刻定义和干法刻蚀出接触孔并淀积金属,金属为3-4.5μm的ALSiCu合金层;
步骤H,将隔离区一、三间的N+ poly经金属层导通,引出IO1;将隔离区二、四间的N+poly经金属层导通,引出IO2,制成所述的双向大通流低残压TVS器件。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至6任一项所述的双向大通流低残压TVS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A,选择N+衬底/P型外延硅片,其中,N+衬底的电阻率在0.001-0.006Ω•cm,P型延的电阻率在0.015-0.15Ω•cm之间,P型外延的厚度在5—10um之间;
步骤B,刻蚀深度在2—5μm、宽度在1-1.2μm的浅槽trench,用低压TEOS(LPTEOS)进行填充,形成四个间距相同的隔离区一、二、三、四;
步骤C,在各隔离区进行N+注入,注入元素为P或者是AS,剂量在1E14-1E15之间,退火温度在950-1100℃之间,形成的N+区深度在1-4μm;
步骤D,对N+区进行反刻,只保留下N+区引出位置;
步骤E,淀积一层SiO2作为接触孔的介质,厚度在0.6-0.8μm;
步骤F,通过光刻定义和干法刻蚀出接触孔并淀积金属,金属为3-4.5μm的ALSiCu合金层;
步骤G,将隔离区一、三间的N+ poly经金属层导通,引出IO1;将隔离区二、四间的N+poly经金属层导通,引出IO2,制成所述的双向大通流低残压TVS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维安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维安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11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能表载波通信模块定位配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锁驱动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