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混合胶束提取分离黄芩苷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730734.0 申请日: 2020-07-27
公开(公告)号: CN111777650B 公开(公告)日: 2022-02-15
发明(设计)人: 王海军;李叶惠;李晓宁;王祥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07H1/08 分类号: C07H1/08;C07H17/07;A61P7/10;A61P9/12;A61P11/00;A61P25/20;A61P31/04;A61P35/00;A61P37/06;C09K23/42;C09K23/18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代理人: 林娟
地址: 2140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混合 胶束 提取 分离 黄芩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混合胶束提取分离黄芩苷的方法,属于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Genapol X‑080和双子型表面活性剂16‑5‑16形成的混合胶束有效提取黄芩苷。第二,利用“相似相溶”原理对胶束中的黄芩苷进行纯化和反萃取,再通过降温结晶得到黄芩苷固体。混合胶束对含有多羟基的黄芩苷具有更好的传递能力,相较于传统的溶剂提取方法,本发明中方法使用的有机溶剂和酸水含量更少,更符合绿色化学的宗旨。以本发明中的方法分离得到的黄芩苷纯度高达92.4%,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混合胶束提取分离黄芩苷的方法,属于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芩苷(BC)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如抗菌,抗炎,抗氧化,利尿,镇静,降压,免疫抑制等。近年来,对于黄芩苷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表明黄芩苷能够抑制Huh-7、BEL-7402、HLF等细胞增殖,诱导BEL-7402、SMMC-7721、HepG-2细胞凋亡,同时也可辅助其他药物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周期,上调促凋亡基因,改变线粒体膜的通透性组织DNA合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自我吞噬的方法达到改善甚至治愈的效果。黄芩苷也被证明具有强大的抗病毒活性,论文Discovery ofbaicalin and baicalein as novel,natural product inhibitors of SARS-CoV-2 3CLprotease in vitro中表明研究人员发现黄芩苷和黄芩黄素是非共价、非多肽性的SARS-CoV-2 3CLpro抑制剂。目前,以黄芩苷为主要成分的药物已经被开发研制,例如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的黄芩苷片和黄芩苷胶囊,与穿心莲内酯连用的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支气管炎的感咳双清胶囊。由此可见,黄芩苷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因此,对提取和纯化黄芩苷的方法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尽管有很多优点,但黄芩苷(BC)的低水溶性的特性为提取分离带来了不少挑战。传统方法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水提酸沉法,醇提酸沉法和超声波法提取。周芳等(黄芩总黄酮的提取与黄芩苷的分离,周芳,武汉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3-55页)采用酸沉法对黄芩水提物进行纯化,第一次纯化后黄芩苷含量为39.98%,第二次纯化后黄芩苷含量为40.02%,第三次后也仅有43.17%。由此可见即使增加纯化次数也无法提高黄芩苷的含量。CN102002082A对酸沉法进行了改良,将水提滤液减压浓缩后加入3-5倍量低碳醇再次提取,减压浓缩后使用盐酸酸沉,同时需要静置8h,再以水和醇冲洗滤饼,得到含量为85%的黄芩苷。改良方法虽然提高了黄芩苷的含量但也浪费更多的有机溶剂,同时需要使用大量酸性液体对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近年来出现了不少新的方法,但大多依赖于大型特定设备,例如高速逆流色谱法(Haitao Lu,Yue Jiang,Feng Chen.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1017(2003):117-123)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此种方法虽然能有效减少酸性物质的使用但制备过程繁琐,耗费时间较长。因此,设计一种有效,快速,低有机溶剂消耗和环境友好的黄芩苷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成为必要。

表面活性剂水性体系在提取和富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低剂量,高提取效率,低成本,优良的富集效率和环境友好性。同时,表面活性剂溶液不仅可以用作一种萃取溶剂,还可以利用其浊点现象的性质来富集目标化合物,即浊点萃取。浊点萃取(CPE)是基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产生的相行为,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温度升高后变浑浊。当温度升高到浊点温度以上时,就会发生相分离。表面活性剂是具有疏水和亲水基团的两亲性分子,可以修饰界面。较低浓度的两亲性分子可使表面张力降低,从而导致疏水性分子变成极性分子。当两亲分子处于或高于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时,能够形成胶束,该胶束是基于包围水内核的极性有机溶剂的纳米级“油中水”结构,这些纳米结构热力学稳定性且拥有溶解生物活性化合物的能力。但目前并没有使用表面活性剂水性体系提取分离黄芩苷的研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0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