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球组件及使用该接球组件的集球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29323.X | 申请日: | 202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5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龙牌台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D15/00 | 分类号: | A63D15/00;A63B47/02 |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张宁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球 组件 使用 集球器 | ||
本发明提供了接球组件,其能够进一步减少球落入集球器产生的声响。其包括设置于台球桌洞口处的挡球垫和接球碗,所述接球碗包括外侧壳体和内侧壳体,所述内侧壳体对应于落球点的位置为软胶层,所述内侧壳体对应于落球点的位置与所述外侧壳体之间设有间隙。另外,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接球组件的集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台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接球组件及使用该接球组件的集球器。
背景技术
台球是一项在国际上广泛流行的高雅室内体育运动,深受人们喜爱。台球桌设有六个袋口,对于普通的台球桌,其是在每个袋口下方分别安装集球装置,当一轮击球结束后,需要人为的去每个袋口下方将球取出,再在球桌面上将球摆入三角框内,才能进行下一轮击球。由于此种集球方式非常不便,费时费力,且会降低台球玩家的运动体验,近几年逐渐出现了能够自动收集台球的集球器,集球器能够将从每个袋口落下的台球自动统一收集到桌尾的三角框内,从而无需再人为取球,使用非常方便。
现有的集球器,无论是内置式还是外置式,一般都是在台球桌的球洞处安装网兜,但是网兜的使用寿命不长很容易出现破损;现在也有采用带有软胶垫的接球组件来代替传统的网兜,例如公开号为CN208193610U的一件专利公开了接球组件结构,其包括挡球垫和接球碗,接球碗固接在洞口处的两个台球桌扶手的底面上,挡球垫通过支架固定在接球碗上,同时挡球垫采用软胶垫,接球碗落球点处开设缺口并嵌有软胶层,这样球入洞时,会先撞在挡球垫上再落入接球碗中,虽然落入接球碗的过程中球与软胶层接触能够起到一定的减震消音的作用,但是还是会有一定的响声产生,影响使用者体验感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台球集球器,在球落下时会有一定的响声产生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接球组件,其能够进一步减少球落入集球器产生的声响。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接球组件,其包括设置于台球桌洞口处的挡球垫和接球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球碗包括外侧壳体和内侧壳体,所述内侧壳体对应于落球点的位置为软胶层,所述内侧壳体对应于落球点的位置与所述外侧壳体之间设有间隙。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壳体包括第一骨架和软胶层,所述第一骨架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延伸至所述第一骨架最上端,所述第一缺口处设有软胶层;
所述外侧壳体顶部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转动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腰型孔;
所述外侧壳体呈碗状,其底部设有第一落球孔,所述外侧壳体相对于开设有第一缺口的一侧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处设有软胶层;所述内侧壳体呈碗状,其底部设有第二落球孔;所述内侧壳体的软胶层上开设有缝隙;
所述内侧壳体包括第二骨架和软胶层,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用于与台球桌连接或者与所述外侧壳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软胶层的环状结构和位于所述环状结构上的第三缺口,所述第三缺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缺口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挡球垫通过支架与所述接球碗连接或者外侧壳体的软胶层通过所述第一缺口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挡球垫或者内侧壳体的软胶层通过所述第三缺口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挡球垫。
集球器,其包括集球轨道和集球箱,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上述的接球组件;所述集球轨道包括:
接球轨道,所述接球轨道包括接球段、弯曲段和连接段,所述接球段一端对应于所述接球组件设置,所述连接段朝向台球桌内部延伸;
连接轨道,所述连接轨道一端与所述接球轨道连接,所述连接轨道另一端位于台球桌内;
汇集轨道,所述汇集轨道倾斜设置,所述汇集轨道与所述连接轨道连接,所述汇集轨道末端与所述集球箱的位置相对应。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龙牌台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龙牌台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93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