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催化氧化体系及CO催化氧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28413.7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9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程纲;张宝;时雪;杜祖亮;李素敏;向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62;B01D53/32;H02N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马小星 |
| 地址: | 475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催化 氧化 体系 方法 | ||
1.一种CO催化氧化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纳米发电机组件和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组件,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组件和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组件电连接使工作回路闭合,所述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组件包括放电探针和工作电极,所述工作电极与放电探针正对的一面负载有CO催化剂,所述CO催化剂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催化氧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组件为独立层模式,包括正对转动的摩擦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O催化氧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组件为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催化氧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CO催化剂的负载量为1~100mg/cm2。
5.一种CO催化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CO催化氧化体系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CO催化氧化体系置于含有CO的混合气体中,使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组件工作输出电压,驱动所述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组件中的放电探针产生微等离子体,所述微等离子体与所述工作电极表面的CO催化剂对CO进行催化氧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O催化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10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O催化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组件的转速为大于0rpm且小于等于1000rp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O催化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组件的放电模式为交流,放电距离为大于0mm且小于等于0.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84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