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对斜弹簧的高线性共振频率的准零刚隔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28158.6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3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赵峰;陈鹿民;李一浩;何文斌;谢欢;田二林;李雨璐;盛淳情;任爽;曹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7/116 | 分类号: | F16F7/116 |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真真 |
| 地址: | 450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弹簧 线性 共振频率 准零刚隔振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对斜弹簧的高线性共振频率的准零刚隔振装置,包括二对斜弹簧组件、垂直弹簧组件、载物平台组件和支撑结构;所述载物平台组件与二对斜弹簧组件铰接连接,载物平台组件与垂直弹簧接触连接,二对斜弹簧组件和垂直弹簧组件均通过螺栓与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初始状态,二对刚度、长度相同的斜弹簧的交点O位于上对斜弹簧固定点与静平衡位置之间垂向范围内;静平衡位置位于上、下对斜弹簧固定点垂向距离的中点。本发明保持了宽准零刚度范围的同时,使得初始位置到静平衡位置的距离缩小,承载质量小;垂直弹簧刚度不变的情况下,线性自然频率增大,增大准零刚度系统与对应线性系统的隔振频带差,大幅提升了准零刚度系统的隔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结构隔振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二对斜弹簧的高线性共振频率的准零刚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高静态低动态隔振器由负刚度结构和正刚度结构组合构成,使负刚度抵消正刚度,使动态刚度达到准零状态,同时保持较高的静态承载能力。实现负刚度的结构类型有凸轮滚子、磁力弹簧、倾斜的螺旋弹簧或梁、板结构,以及桁架结构(X形)等。由于已有高静态低动态隔振器,准零刚度范围窄,隔振性能不理想,因此,申请号为201910863713.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对斜弹簧结构,明显提升了准零刚度范围,但实验中发现,由于此种模型初始位置到静平衡位置的距离大,承载质量大,刚度不变的情况下,对应线性系统的共振频率低,则此种隔振模型隔振频带相比线性系统的隔振频带优越性不明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对斜弹簧的高线性共振频率的准零刚隔振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应线性共振频率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二对斜弹簧的高线性共振频率的准零刚隔振装置,包括斜弹簧组件、垂直弹簧组件、载物平台组件和支撑结构;所述载物平台组件与二对斜弹簧组件铰链连接,载物平台组件与垂直弹簧接触连接,斜弹簧组件和垂直弹簧组件均与支撑结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初始状态下,二对斜弹簧组件的交叉点位于上对斜弹簧组件固定点与静平衡位置垂向距离之间,此配置下,隔振装置对应的刚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斜弹簧与垂直弹簧的刚度比,k1表示斜弹簧的线性刚度系数,k2表示垂直弹簧的线性刚度系数,表示中间变量,表示中间变量,表示斜弹簧两端铰接点的无量纲水平距离,a表示斜弹簧两端铰接点之间的水平距离,h1表示初始位置到上对斜弹簧固定点的垂向距离,表示无量纲位移,x表示初始状态下从二对斜弹簧交叉点开始的位移,表示中间变量,表示中间变量,表示上对斜弹簧在初始状态的无量纲压缩量,δ表示上对斜弹簧在初始状态的压缩量,表示中间变量,表示中间变量,表示中间变量,表示中间参数,h表示初始位置到静平衡位置之间的垂向距离,d表示上对斜弹簧的固定点到下对斜弹簧的固定点之间的垂直距离的一半,表示中间变量,表示中间变量,表示中间变量,表示下对斜弹簧在初始状态的无量纲压缩量,δ1表示下对斜弹簧在初始状态的压缩量,表示中间变量p5对无量纲位移的微分。
所述隔震装置对应的力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无量纲力,f表示有量纲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大学,未经郑州轻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81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