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站台屏蔽门无源锁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7149.5 | 申请日: | 202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6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星;赵小聪;王啸;黄兵;肖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08 | 分类号: | E05B65/08;E05B65/00;E05B63/14;E05B17/22;E05B15/10;E05B15/02;E05F15/643;E05F1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徐良江 |
地址: | 31502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站台 屏蔽门 无源 装置 | ||
一种地铁站台屏蔽门无源锁闭装置,其包括同步驱动的相反移动的二个行走支架、锁闭系统,锁闭系统置于屏蔽门关闭时的二个行走支架之间,所述二个行走支架各自设置一个与锁闭系统配合的开闭机构,每个开闭机构接触锁闭系统而触发锁闭系统时锁闭行走支架,开闭机构离开锁闭系统而解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能够直接省去现有电磁锁中的电磁铁,将电机的动力转化为解锁动力,大大节约成本,同时克服了电磁铁出力不足导致门无法打开现象。(2)、通过本发明的开闭机构与锁闭系统可以使门锁闭和开锁更方便、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站台屏蔽门的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地铁站台屏蔽门的锁闭装置。
背景技术
无源锁闭是指不需要增加其他外部动力源,可以直接实现锁闭和解锁。
现有地铁站台屏蔽门锁闭系统大多采用电磁锁,通过电磁铁实现门系统的解锁。但是受到电磁铁大小及输出力制约,一旦解锁系统出现轻微卡滞或者门体运行位置的偏移,电磁锁的出力无法打开解锁系统,致使站台门无法打开。如果将电机的动力转化为解锁力,将大大节约成本,并且解决电磁铁出力不足的问题。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7583124U公开的用于地铁屏蔽门的电动锁闭装置,其实现门系统锁闭主要是锁档固定,锁钩随行走托架一起运动,长时间的运动导致锁钩会偏离锁档位置,然后电磁铁提锁会造成困难。
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0259272A公开的一种用于屏蔽门的无源锁门系统,其采用无源锁闭装置,主要通过使行走托架上锁销插入中间固定锁孔,实现锁闭;解锁也利用直线空行程,先解开锁销,再使门运动。主要缺点是门运动过程中有抖动和位置偏移,锁销对入锁孔难度大,并且存在扭劲进入,磨损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地铁站台屏蔽门无源锁闭装置,使其开锁和锁闭更容易、精确。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铁站台屏蔽门无源锁闭装置,其包括同步驱动的相反移动的二个行走支架、锁闭系统,锁闭系统置于屏蔽门关闭时的二个行走支架之间,所述二个行走支架各自设置一个与锁闭系统配合的开闭机构,每个开闭机构接触锁闭系统而触发锁闭系统时锁闭行走支架,开闭机构离开锁闭系统而解锁。
更好地,所述锁闭系统包括安装板、左锁块支撑件、左锁钩、右锁块支撑件、右锁钩、左微动开关、右微动开关;所述左锁钩外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安装板左部上,左锁钩里端上边可抵住左微动开关的触发轮,所述左锁钩里端还设置与左锁块支撑件头部配合的槽,左锁块支撑件处于左锁钩下方并以左锁块支撑件中部而旋转,在不受外力状态下,其受重力作用而自然下垂而抵住并支撑左锁钩,若左锁块支撑件头部受到冲击,则其会绕中部转动而落入左锁块支撑件头部槽中,左锁钩里端上边释放左微动开关的触发轮而给出关闭系统的信号使系统锁闭,所述右锁块支撑件、右锁钩与左锁块支撑件、左锁钩结构一样,与左锁块支撑件、左锁钩结构镜象布置。
更好地,所述开闭机构包括锁档、锁支架、销轴,锁支架固定在行走支架主体上,所述锁档固定在锁支架上,所述锁档与锁块支撑件配合,其碰撞锁块支撑件后,锁钩钩住锁档的触碰部,锁钩里端上边释放微动开关的触发轮而给出关闭系统的信号使系统锁闭。
更好地,所述锁档水平可移动地固定在锁支架上。
更好地,所述左锁钩里端、右锁钩里端上边为上板,这样可以增加接触面积,更好地抵住触发轮。
更好地,所述左锁块支撑件和右锁块支撑件包括头部、中部、底部三部分,其中部通过可旋转地固定在支撑架上,底部大于头部。
更好地,所述左锁块支撑件、右锁块支撑件外侧设置限位板,并固定在支撑架上,这样左锁块支撑件、右锁块支撑件旋转时不会偏离方向。
更好地,所述锁支架与皮带连接臂的连接部呈“凵”形,皮带连接臂置于“凵”的左边和右边之间,簧片下端通过左调节螺钉固定在左边上,上端抵扣在左皮带连接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7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全景视频联动的笔记记录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构造物的约束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