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酸类共聚物改性硅橡胶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26758.9 | 申请日: | 2018-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4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程业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51/08 | 分类号: | C08L51/08;C08L51/06;C08L19/00;C08F283/12;C08F220/06;C08F230/06;H01B3/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217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共聚物 改性 硅橡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酸类共聚物改性硅橡胶,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3‑(3‑苯氨基磺酰苯)丙烯酸、氨基改性107硅橡胶加入有机溶剂中后,再向其中加入2‑乙氧基‑1‑乙氧碳酰基‑1,2‑二氢喹啉,在氮气或惰性气体氛围下室温搅拌反应18‑24小时,反应结束后,在乙醚中沉出,过滤,并用乙醚洗涤产物5‑8次,后旋蒸除去溶剂,得到改性硅橡胶;2)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改性硅橡胶、4,4,5,5‑四甲基‑2‑[4‑[(1,2,2‑三氟乙烯基)氧基]苯基]‑1,3,2‑二氧硼杂环戊烷、丙烯酸铁和引发剂溶于高沸点溶剂中,在氮气氛围60‑70℃下搅拌反应3‑4小时,后在乙醚中沉出,过滤,并用乙醚洗涤产物4‑6次,再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90℃下烘10‑15小时,得到聚丙烯酸类共聚物改性硅橡胶。
本发明是中国专利“一种环保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分案申请,申请日为2018年04月21日,申请号为201810363312.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废旧轮胎橡胶粉环保电缆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入了人们的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气产品。作为保证电气产品正常工作的配件电线电缆也随着电气行业的蓬勃发展而需求量大增,电线电缆是电力传输的载体,是保证电气产品正常工作的基础,起到传输电能、信息的作用。其性能的好坏对电气产品来说,至关重要。
电缆料是制备电线电缆的绝缘及护套所用材料,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因此,寻求综合性能更加优异的电缆料是摆在业内研究者们面前的一道坎,是促进电线电缆乃至电气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缆料强度不够,绝缘性不佳,抗电磁干扰能力不足,耐火阻燃性能差,容易老化。
为了提高电缆料的阻燃性能,业内研究者们做出来很多努力,合成出了含卤电缆料,这种电缆料虽然具有较好的阻燃性,但其在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烟雾和有毒的、腐蚀性的气体,在火灾中妨碍了人们的安全撤离和灭火工作,使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为了提高阻燃性能,无卤低烟阻燃电缆料的生产大多是在聚烯烃基材中加入大量的氯化石蜡或氯化石蜡来达到阻燃效果,然而,大量无机材料的加入,影响了电缆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工艺性能,使其在常温下柔软性能、耐气候性差、耐油性、耐低温性能都不是很好。
因此,业内亟需一种物理机械性能更佳,耐候性和绝缘性更好,抗电磁干扰能力更强的环保电缆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对反应条件和设备要求不高,适合工业化生产;通过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环保电缆料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电缆料或多或少存在的价格昂贵、对环境影响较大、耐火阻燃性、绝缘性、耐候性和物理机械性能差、抗电磁干扰能力弱,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喷霜和外渗现象,影响外观和质量的问题,具有高效抗电磁干扰能力,防火阻燃性、加工性、耐候性和机械力学性能优异,使用安全环保。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电缆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聚丙烯酸类共聚物改性硅橡胶100份、硫化剂1-3份、相容剂1-3份、废旧轮胎橡胶粉10-15份。
优选地,所述相容剂选自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中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所述硫化剂选自硫磺、硫化剂DTDM、硫化剂DCP、硫化剂双25、硫化剂HVA-2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酸类共聚物改性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67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