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房屋沉降长效监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6392.5 | 申请日: | 2020-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2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温健;秦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4 | 分类号: | G01C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房屋 沉降 长效 监管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房屋沉降长效监管系统,其包括多个设置于房屋地基下侧的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多个检测管和监测机构,多个检测管竖向设置且相互拼接,地基下方设置有锚固于稳定层的支柱,支柱固定连接于最下方的检测管,监测机构包括检测柱和设置于检测柱穿入检测管一端的压力传感器,检测柱连接有带动其位移的沉降环,检测柱和检测管成型的空腔内填充有液体,检测柱与检测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螺纹连接于检测管内壁的密封螺母和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并外套于检测柱的密封环台,密封螺母外套于检测柱,检测管的内壁成型有插设于密封环台的密封环,密封螺母位于密封环台的上方。本申请具有适用性相对较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沉降监测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屋沉降长效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房屋沉降监测方法的使用依靠大量高精度的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一般只适用于高楼层的商品楼或办公楼,依靠物业或委托专门的监测部门进行管理,依靠众多住户平摊成本。
对于建造在疏松基土(如冲击平原)上的个人房屋或低楼层楼房,由于用户较少,难以承受现有房屋沉降监测方法高成本的压力,仅凭肉眼人工监测房屋的沉降,而房屋沉降有时候是连带附近土层整体进行沉降,肉眼监测并不能得到准确的监测数据,而采用电子水准仪等进行沉降监测,会因为土层沉降而影响其监测结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适用性相对较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房屋沉降监测适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房屋沉降长效监管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房屋沉降长效监管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房屋沉降长效监管系统,包括多个设置于房屋地基下侧的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检测管和设置于检测管内的监测机构,多个所述检测管竖向设置且相互拼接,地基下方设置有锚固于稳定层的支柱,支柱固定连接于最下方的检测管,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滑移连接于检测管的检测柱和设置于检测柱穿入检测管一端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检测柱连接有带动其位移的沉降环,所述检测柱和检测管成型的空腔内填充有液体,所述检测柱与检测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螺纹连接于检测管内壁的密封螺母和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并外套于检测柱的密封环台,所述密封螺母外套于检测柱,所述检测管的内壁成型有插设于密封环台的密封环,所述密封螺母位于密封环台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将检测管预设于房屋地基下方,施工完成后,地基或房屋附近土层沉降时,会带动不同位置的沉降环下移,从而带动检测柱竖向位移并压缩检测管内的液体,不同压力传感器检测出不同检测管内液体压力的变化值,以根据压力变化值计算出不同位置以及不同高度处的垂直位移量,从而对房屋不同位置以及不同高度做沉降监测,其整体监测的适应性相对较佳;同时由于是通过对液体压力变化对沉降做观测,通过密封结构对检测柱和检测管之间做密封时,可通过转动密封螺母按压密封环台并使得密封环台做弹性形变,同时密封环插设于密封环台内,使得密封环台在密封螺母和密封环的挤压下相对较为紧密的贴合于检测柱的外壁和检测管的内壁,以维持检测时检测管内的密封性,减小液体泄漏的可能性,整体使用相对较为便捷,结构简单,以能够优化检测的稳定性和使用的适应性。
优选的,环绕位于最下端所述检测管上方的检测管开设有多个长条形孔,所述长条形孔沿检测管的轴向延伸,所述沉降环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穿过长条形孔并固定连接于检测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由于沉降环预设于土层内,土层或地基发生沉降时,会带动沉降环沉降,沉降环通过连接板带动检测柱竖向位移,以压缩检测管内的液体,使得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因沉降带来的压力变化,同时连接板呈直角三角形能够有效的优化连接板承受载荷的能力。
优选的,环绕所述检测柱成型有与其同轴的压环台,所述压环台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且其大端朝向其中心轴线,所述密封螺母的下端内边沿适配并抵接于压环台,所述压环台的外径小于密封环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63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