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危岩撑及应用其的支护治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26369.6 | 申请日: | 2020-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5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蛟;蔡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29/02;E02D31/02;E02D5/7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13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危岩撑 应用 支护 治理 方法 | ||
1.一种危岩撑,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危岩体(1)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多根竖向设置的支撑柱(2)、多根横向设置且固定于多根支撑柱(2)的拉结杆(3)以及多根拉结锚杆(4),所述支撑柱(2)的一端锚入母岩(11)的基脚,所述支撑柱(2)的另一端抵接危岩体(1)靠近临空面(12)的一侧,多根所述支撑柱(2)抵接危岩体(1)的一端朝向临空面(12)内侧倾斜,所述拉结锚杆(4)的一端锚固于母岩(11)中,所述拉结锚杆(4)的另一端固定于支撑柱(2);所述母岩(11)的基脚和危岩体(1)之间设置有支撑墙(5),所述支撑柱(2)、拉结杆(3)以及拉结锚杆(4)位于支撑墙(5)内;所述支撑墙(5)背离母岩(11)竖直段的一侧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多个台阶,在水平方向上,靠近母岩(11)基脚处的所述支撑墙(5)形成的宽度越大;所述支撑墙(5)内设置有多根用于将支撑墙(5)和母岩(11)竖直段的接缝处的水排出的排水盲管(51);
所述支撑柱(2)包括固定杆(21)和伸缩杆(22),所述固定杆(21)的一端锚入母岩(11)的基脚,所述固定杆(21)的另一端与伸缩杆(22)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伸缩杆(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垫板(221),所述垫板(221)抵接危岩体(1)靠近临空面(1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岩撑,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拉结杆(3)两端的多根所述支撑柱(2)抵接危岩体(1)的一端朝向拉结杆(3)长度方向向外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危岩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危岩体(1)背离临空面(12)的一侧和母岩(11)之间的裂缝设置有防水层(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危岩撑,其特征在于:靠近危岩体(1)的多根所述拉结锚杆(4)伸出支撑墙(5),所述拉结锚杆(4)伸出支撑墙(5)的一端支撑于危岩体(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危岩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危岩体(1)上设置有主动防护网(7),所述主动防护网(7)的部分网边固定于伸出支撑墙(5)的拉结锚杆(4),所述主动防护网(7)的其他网边处设置有多根防护锚杆(71),所述防护锚杆(71)的一端固定于母岩(11),所述主动防护网(7)的其他网边固定于多根防护锚杆(71)。
6.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危岩撑的支护护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母岩(11)上钻孔;
步骤二:在母岩(11)上的钻孔内锚固防护锚杆(71)和拉结锚杆(4),锚固后,对钻孔进行三至四次注浆;
步骤三:利用支撑柱(2)将危岩体(1)支撑,并将支撑柱(2)焊接于拉结锚杆(4),同时在支撑柱(2)上焊接拉结杆(3);再在母岩(11)的基脚和危岩体(1)之间浇注混凝土形成支撑墙(5),同时,在支撑墙(5)内设置排水盲管(51);
步骤四:在危岩体(1)和母岩(11)之间的裂缝粘贴防水层(6);
步骤五:在危岩体(1)上包覆设置主动防护网(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63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床防护门结构与机床
- 下一篇:一种滑坡治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