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25842.9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9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许平;吴雨桐;陶飞;尚海涛;穆晓玲;张毅;段中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安徽银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9/10;C12N9/24;C12N9/78;C12N15/54;C12N15/55;C12N15/56;C12P19/26;C12R1/10;C12R1/07 |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乙酰 氨基 葡萄糖 菌株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生产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株在40-50℃条件下发酵生产所述N-乙酰氨基葡萄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株的起始菌为嗜热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株的起始菌为芽孢杆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株的起始菌为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甲基营养芽孢杆菌、嗜热菊糖芽孢杆菌或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株的起始菌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ATCC 145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NGS1,保藏号为CCTCC NO:M2020054,于2020年3月1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株的起始菌中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及N-乙酰氨基葡萄糖中间产物分解代谢途径和向胞内转运的途径被阻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N-乙酰氨基葡萄糖及所述N-乙酰氨基葡萄糖中间产物分解代谢的途径,通过6-磷酸氨基葡萄糖脱氨酶nagB和gamA基因,6-磷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脱乙酰酶nagA基因中一种或多种的失活或缺失而被阻断;向胞内转运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途径,通过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运蛋白gamP和nagP基因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失活或缺失而被阻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株中被引入过表达6-磷酸氨基葡萄糖合成酶基因和6-磷酸氨基葡萄糖乙酰化酶基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6-磷酸氨基葡萄糖乙酰化酶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6-磷酸氨基葡萄糖合成酶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使起始菌中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分解代谢途径中的6-磷酸氨基葡萄糖脱氨酶基因,6-磷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脱乙酰酶基因,以及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中的一种或多种失活或缺失;引入过表达6-磷酸氨基葡萄糖合成酶基因和6-磷酸氨基葡萄糖乙酰化酶基因。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以下步骤:
A.敲除起始菌中的6-磷酸氨基葡萄糖脱氨酶nagB和gamA基因,6-磷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脱乙酰酶nagA基因,以及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运蛋白gamP基因和nagP基因,得到敲除菌株;
B.构建6-磷酸氨基葡萄糖合成酶glmS基因以及6-磷酸氨基葡萄糖乙酰化酶GNA1基因双表达载体;
C.将所述双表达载体转入到步骤A所得到的所述敲除菌株中,得到生产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所述基因工程菌株。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为引入启动子,将表达载体与所述启动子,glmS基因,GNA1基因进行串联表达。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载体为pHY300PL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安徽银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安徽银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58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陷比聚氨酯泡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睡眠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