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钕铁硼合金的气流磨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25378.3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8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冯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可可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9/06 | 分类号: | B02C19/06;B02C23/00;B22F9/04 |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1 | 代理人: | 黄飞隆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钕铁硼 合金 气流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钕铁硼合金的气流磨及其使用方法,用于粉碎金属粗颗粒,包括:粉碎壳体,呈圆柱状中空结构,内部具有粉碎腔,所述粉碎壳体侧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粉碎腔连通,所述粉碎壳体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料管,所述粉碎壳体顶部还是设置有连通所述粉碎腔的出料管,还包括喷嘴切换机构,所述喷嘴切换机构上设置多个喷嘴,通过驱动所述喷嘴切换机构,能够切换伸入所述第一进气管内的喷嘴。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喷嘴切换机构能够切换与第一进气管连接的喷嘴,从而能够快速的将破损的喷嘴换下,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并降低产品中的杂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钕铁硼金属粉碎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钕铁硼合金的气流磨,同时本发明还涉及该气流磨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钕铁硼磁性材料,是由钕、铁、硼形成的四方晶系晶体,广泛用于制备钕铁硼磁铁。钕铁硼磁铁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产品,例如硬盘、手机、耳机以及用电池供电的工具等。在钕铁硼材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粉碎加工,此工序一般使用气流磨对大颗粒金属进行细化。
气流磨又称为气流粉碎机,粉碎机理决定了其适用范围广、成品细度高等特点,典型的物料有:超硬的金刚石、碳化硅、金属粉末等,高纯要求的:陶瓷色料、医药、生化等,低温要求的:医药、PVC。
我国工业上应用的气流粉碎机主要有:扁平式气流磨、流化床对喷式气流磨、循环管式气流磨、对喷式气流磨、靶式气流磨。这几种类型气流粉碎机中又以扁平式气流磨、流化床对喷式气流磨、循环管式气流磨应用较为广泛。作为粉碎动能的高压气流进入粉碎腔外围的稳压储气包作为气流分配站,该气流经过拉瓦尔喷嘴加速成超音速气流后进入粉碎磨腔,同时物料经文丘里喷嘴加速导入粉碎磨腔内进行同步粉碎。
但在设备的使用中,由于喷嘴与空气的摩擦以及与物料的强烈碰撞,导致喷嘴容易磨损变形,这一方面导致气流出现扰动,影响流速,另一方面也导致喷嘴材料的脱落,影响加工物料的纯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切换喷嘴的气流磨,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能够方便的切换喷嘴,以替换破损喷嘴,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产品中的杂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钕铁硼合金的气流磨,用于粉碎金属粗颗粒,包括:粉碎壳体,呈圆柱状中空结构,内部具有粉碎腔,所述粉碎壳体侧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粉碎腔连通,所述粉碎壳体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倾斜设置,并与所述粉碎壳体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料管,用于向所述第一进气管内倒入金属粗颗粒,所述粉碎壳体顶部还设置有连通所述粉碎腔的出料管,还包括喷嘴切换机构,所述喷嘴切换机构上设置有多个喷嘴,通过驱动所述喷嘴切换机构,能够切换伸入所述第一进气管内的喷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生产钕铁硼合金的气流磨包括第三进气管,所述喷嘴切换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管与第三进气管之间,所述喷嘴能够连接于所述第三进气管,从而向所述第一进气管内充入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嘴切换机构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粉碎壳体的顶部;转盘,旋转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喷嘴安装孔,所述喷嘴安装孔内设置有喷嘴;喷嘴支架,设置于所述喷嘴安装孔内,并能够支撑所述喷嘴;第一弹性件,安装于喷嘴支架与转盘之间;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三进气管上,能够推动所述喷嘴伸入所述第一进气管内,并与所述喷嘴密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进气管上,通过旋转所述驱动件,使得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喷嘴伸入所述第一进气管内,并同时挤压所述第一弹性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嘴支架包括滑杆部、挤压部以及支撑部,所述滑杆部能够在所述转盘上滑移,所述挤压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喷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可可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可可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53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