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场拼装平面桁架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5002.2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9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郑会芬;李铁强;崔世全;刘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重庆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G2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万霞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场 拼装 平面 桁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场拼装平面桁架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跨内拼装场地进行整体硬化处理;根据待拼装平面桁架的长度准备一个或者多个立式拼装胎架,并通过测量在拼装场地绘制立式拼装胎架的安放位置的地样线,并在安放位置上设置预埋件,然后采用螺栓将所有立式拼装胎架依次和对应的预埋件固定;采用吊车将分段平面桁架吊放在立式拼装胎架上;采用气体保护电弧焊对相邻两分段平面桁架进行焊接,焊接好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焊缝质量的探伤检测;检测合格后,即完成平面桁架的拼装,然后采用吊车将拼装好的平面桁架吊装至高空相应安装位置进行安装即可。该施工方法大幅度减小了施工场地的占用,减少了措施胎架及吊车的使用,提高了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场拼装平面桁架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桁架在钢结构中应用广泛,主要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盖(屋架等)、吊车梁(即吊车桁架)、车站及桥梁等工程。常用钢桁架作为承重结构的主要构件,钢桁架中最常采用的是平面桁架,它在横向荷载作用下其受力实质是格构式的梁。钢桁架与实腹式的钢梁相比较,其特点是以弦杆代替翼缘和以腹杆代替腹板,而在各节点处通过节点板(或其它零件)用焊缝或其它连接将腹杆和弦杆互相连接;也可直接将各杆件互相焊接连接。这样,平面桁架整体受弯时的弯矩表现为上、下弦杆的轴心受压和受拉,剪力则表现为各腹杆的轴心受压或受拉。从而平面桁架结构具有用料少、自身重量轻、韧性塑性好、承重能力强及便于工厂制造、工地拼装等优点。
平面桁架,特别是大跨度的平面桁架,一般都采用分段运输,现场地面拼装,然后再进行吊装的方法施工。桁架地面拼装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主要包括拼装场地处理、拼装胎架设置及桁架拼装施工。传统的地面拼装采用的是卧式拼装胎架进行拼装,卧式拼装时,为避免仰焊、立焊而影响焊接质量,焊接完成一面后必须采用吊车对桁架进行翻面以对桁架另一面进行焊接;同时,卧式拼装胎架占地空间大,需在跨外增加场地进行拼装,然后采用吊车将拼装完成的桁架转运至跨内,再进行吊装,转运至跨内,需另外增加场地及放置胎架来堆放桁架,对于施工现场存在场地有限或吊车紧张的情况时,就无法采用上述卧式拼装胎架进行地面拼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现场拼装平面桁架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有利于大幅度减小施工场地的占用,减少措施胎架及吊车的使用,提高安装效率。
一种现场拼装平面桁架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对跨内拼装场地进行整体硬化处理,避免拼装场地发生沉降而影响拼装精度;
(2)根据待拼装平面桁架的长度准备一个或者多个立式拼装胎架,立式拼装胎架包括两垫梁,两垫梁水平间隔设置且两垫梁相互平行,在两垫梁之间设有连接梁,连接梁水平设置且与两垫梁垂直,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垫梁的中部连接;两垫梁上分别竖直设有中心立柱,所述中心立柱在垫梁上的位置与连接梁对应,并在中心立柱两侧的垫梁上分别竖直设有支撑立柱,从而在每个支撑立柱与对应中心立柱之间形成夹缝,该夹缝的宽度等于平面桁架的宽度;每根支撑立柱外侧和对应垫梁之间设有第一斜撑杆,第一斜撑杆的一端与支撑立柱连接,另一端与对应垫梁连接;并通过测量在拼装场地绘制立式拼装胎架的安放位置的地样线,并在安放位置上设置预埋件,然后采用螺栓将所有立式拼装胎架依次和对应的预埋件固定,所有立式拼装胎架间隔设置并位于同一直线上;
(3)采用吊车将分段平面桁架吊放在立式拼装胎架上,并位于同一侧的中心立柱和支撑立柱之间的夹缝内,同时运用经纬仪或者水平仪对待拼装平面桁架上的垂直标高进行测量,测量定位好后,采用固定定位块将所有分段平面桁架固定;
(4)采用气体保护电弧焊对相邻两分段平面桁架进行焊接,焊接好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焊缝质量的探伤检测;
(5)检测合格后,即完成平面桁架的拼装,然后采用吊车将拼装好的平面桁架吊装至高空相应安装位置进行安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重庆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重庆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5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