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部件的连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24911.4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2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斌;玄明昊;邢本东;崔灿;于京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郭鹏鹏 |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部件 连接 方法 | ||
本申请属于部件连接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部件的连接方法,包括:采用电弧熔丝成形技术,将金属丝材送至被连接部件熔池表面,在被连接部件间逐层熔化、沉积,实现被连接部件间的连接。该连接方法基于电弧熔丝成形技术实现被连接部件间的连接,以电弧熔丝成形的方式将被连接部件连接为一个整体,可大幅度减少零件数量,消除应力集中,使传载更加均匀,此外,基于电弧熔丝成形技术实现被连接部件间的连接,其金属丝材在被连接部件间的熔化沉积过程,与被连接部件的成形过程相似,使被连件连接部位组织致密,热影响区小,力学性能好,可减少疲劳薄弱环节。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部件连接连接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部件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工程上部件间的连接,主要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1)、焊接连接,以该种方式对部件进行连接,其焊缝热影响区域较大,焊接厚度受尺寸限制,疲劳性能差,许用应力较低;
2)、在部件间设置工艺分离面,通过集中接头进行对接,以该种方式对部件进行连接,其载荷传递经历分散-集中-分散的过程,易产生应力集中,且需要设计较多的零件,存在较大的重量冗余。
鉴于上述技术缺陷的存在提出本申请。
需注意的是,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部件的连接方法,以克服或减轻已知存在的至少一方面的技术缺陷。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部件的连接方法,包括:
采用电弧熔丝成形技术,将金属丝材送至被连接部件熔池表面,在被连接部件间逐层熔化、沉积,实现被连接部件间的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部件的连接方法中,所述采用电弧熔丝成形技术,将金属丝材送至被连接部件熔池表面,在被连接部件间逐层熔化、沉积,实现被连接部件间的连接过程中,保持金属丝材尖端伸出量为金属丝材直径的10-20倍。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部件的连接方法中,所述采用电弧熔丝成形技术,将金属丝材送至被连接部件熔池表面,在被连接部件间逐层熔化、沉积,实现被连接部件间的连接的过程在含氧量10-100ppm的环境下进行。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部件的连接方法中,所述采用电弧熔丝成形技术,将金属丝材送至被连接部件熔池表面,在被连接部件间逐层熔化、沉积,实现被连接部件间的连接的过程中层间间隔时间为1-3min。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部件的连接方法中,所述采用电弧熔丝成形技术,将金属丝材送至被连接部件熔池表面,在被连接部件间逐层熔化、沉积,实现被连接部件间的连接的过程中被连接部件以夹具夹持固定。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部件的连接方法中,还包括:
根据电弧熔丝成形设备工艺参数包拟定扫描速度、扫描间距、送丝量,进行薄壁打印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确定层高。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部件的连接方法中,还包括:
根据被连接件尺寸及工程实践拟定扫描路径、坡口角度。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部件的连接方法中,还包括:
扫描速度、扫描间距、送丝量进行工艺试验,以试验结果的力学性能为依据,优选扫描速度、扫描间距、送丝量以优化工艺参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49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