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部自行车架的球夹固定座、球夹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4674.1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3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霍守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晨帆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9/10 | 分类号: | B60R9/10;B60R9/06;B60D1/5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毛广泽 |
地址: | 31531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尾部 自行 车架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尾部自行车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汽车尾部自行车架的球夹固定座,包括有:球夹固定前座和球夹固定后座,两者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锁槽和第二锁槽;球夹固定前座靠近球夹固定后座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球夹固定前座的底部具有一与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一开口;球夹固定后座靠近球夹固定前座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球夹固定后座的底部具有一与第二凹槽连通的第二开口;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合围成用于固定汽车球头的安装孔;球夹固定前座或球夹固定后座向上延伸出一连接凸块,连接凸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球夹固定座的结构简单,球夹固定装置的固定可靠,且可快速拆装、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部自行车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部自行车架的球夹固定座、球夹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尾部自行车架,是安装在汽车尾部,用于运输自行车的装置,以解决由于自行车体积庞大,而随车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备受骑行爱好者的青睐。而汽车尾部自行车与汽车常见的固定方式是,汽车尾部自行车上的连接装置与汽车尾部的球头连接件固定。现有的连接装置基本都是与尾部自行车架设置成一体的,一个尾部自行车架配一个连接装置,导致不能拆装,成本高;且存在操作不方便、操作过程繁琐、结构复杂、稳固性差的问题。
如公开号为“CN204472705U”公开了一种拖车球锁紧装置,本拖车球锁紧装置用于安装在拖车球球头上,包括安装座和锁紧组件,安装座呈方管状且具有轴向贯通安装座并用于容纳拖车球球头的腔室,在安装座两相邻的侧面上的分别开设有相连通的安装孔和通孔,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拖车球球头外径,通孔孔径小于拖车球球头外径,锁紧组件安装于安装座上且当拖车球球头位于安装座内时锁紧组件能将拖车球球头锁紧于安装座内。安装过程中,固定件与拖车球球头的接触面积小,且顶部的锁紧螺钉容易出现松动的问题,固定稳固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固定件与尾部自行车架设置成一体,不能拆装,一个尾部自行车架需配一个固定件,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拆装简便、结构简单、稳固性强且通用性好的球夹固定座和球夹固定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汽车尾部自行车架的球夹固定座,包括有:
球夹固定前座和球夹固定后座,所述球夹固定前座和所述球夹固定后座两者的一端相互铰接,两者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锁槽和第二锁槽,且所述第一锁槽和所述第二锁槽相互连通;
所述球夹固定前座靠近所述球夹固定后座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且在球夹固定前座的底部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球夹固定后座靠近所述球夹固定前座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且在球夹固定后座的底部具有一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合围成用于固定汽车球头的安装孔;
所述球夹固定前座或所述球夹固定后座向上延伸出一连接凸块,且所述连接凸块上设有贯穿连接凸块自身的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具有一呈部分球面设置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凹槽具有一呈部分球面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围成一大致呈球形的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围成一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大致呈圆形设置,且处于所述安装孔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球夹固定前座侧面开设有一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呈圆孔设置,且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沿其径向凸出形成有两挡块,两所述挡块呈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球夹固定前座远离所述球夹固定后座的一侧开设有一容纳槽和一固定孔;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固定孔处于容纳槽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球夹固定前座上在所述第一锁槽中形成一固定部,且所述球夹固定后座在所述第二锁槽处也形成一固定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晨帆汽车附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晨帆汽车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4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评标决策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远程招投标评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