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片自动加工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23752.6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2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崔明奎;崔原豪;崔乘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金瑜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33/03 | 分类号: | C03B33/03;C03B33/033;C03B23/023;C03B35/00;C03B35/14;B60R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秦海中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加工 系统 | ||
1.曲片自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物料依次经过自动上料机构(1)、自动切割机构(2)、自动掰片机构(3)和烤弯炉(5)完成加工; 自动上料机构(1)自动切割机构(2)、自动掰片机构(3)和烤弯炉(5)分别与PLC控制器(10)电气连接; 自动上料机构(1)包括:导轨(11)、滑块(12)、承载底座(13)、输送台(14)和右翻转抓取机构(15);在导轨(11)上设置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12),在滑块(12)的顶部固定设置承载底座(13),在承载底座(13)上设置用于抓取玻璃板料架(10)上物料的右翻转抓取机构(15); 自动切割机构(2)包括切割台(21)和自动切割头(22),在切割台(21)上设置自动切割头(22); 自动掰片机构(3)包括纵向掰片机构(33),纵向掰片机构(33)包括进料输送带(331)、出料输送带(332)、进料驱动件(333)、出料驱动件(334)、下顶件(34)、上压件(35)和端部限位件(36);进料输送带(331)的出料端与出料输送带(332)的进料端靠近,进料驱动件(333)与进料输送带(331)传动连接,出料驱动件(334)与出料输送带(332)传动连接;在进料输送带(331)的出料端与出料输送带(332)的进料端之间设置下顶件(34),在进料输送带(331)出料端的上方和出料输送带(332)进料端的上方分别设置上压件(35);在出料输送带(332)远离其进料端处设置端部限位件(36); 烤弯炉(5)包括包括输送承载台(51)、炉腔体(52)、输送小车(53)和驱动件(55); 在输送承载台(51)上设置炉腔体(52),炉腔体(52)包括依次连通的预热区(521)、加热区(522)和冷却区(523);预热区(521)、加热区(522)和冷却区(523)均为底部开口的壳体结构;在加热区(522)内设置加热件(5221);在预热区(521)与冷却区(523)之间设置出料处(57)和进料处(56);驱动件(55)与输送小车(53)传动连接,并驱动输送小车(53)在输送承载台(51)上沿进料处(56)、预热区(521)、加热区(522)、冷却区(523)和出料处(57)进行循环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片自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翻转抓取机构(15)包括右翻转架(151)、右翻转驱动件(152)和右抓取机构(155);在滑块(12)一端的上方设置右翻转架(151),右翻转架(151)的底部与滑块(12)铰链连接;在承载底座(13)上设置右翻转驱动件(152),右翻转驱动件(152)与右翻转架(151)铰链连接;在右翻转架(151)远离承载底座(13)的一侧并排设置多个用于抓取玻璃的右抓取机构(155);在承载底座(13)的上方固定设置输送台(14),输送台(14)包括输送轴(141)、传动件(142)、立柱(143)、输送驱动件(144)和滚轮组(145),在承载底座(13)的顶部固定设置多个立柱(143),在立柱(143)的顶部、沿平行于导轨(11)的方向并排设置多个输送轴(141),多个输送轴(141)分别通过传动件(142)与输送驱动件(144)传动连接;在输送轴(141)上沿其轴线方向均匀设置多个滚轮组(145);输送轴(141)与右抓取机构(155)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片自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小车(53)包括小车底座(531)、小车承载台(532)、连接柱(533)、下滚轮(534)和连接块(536),驱动件(55)的传动端与小车底座(531)的内侧通过连接块(536)连接,在小车底座(531)的底部设置下滚轮(534),在小车底座(531)上固定设置连接柱(533),在连接柱(533)的顶部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小车承载台(532);在小车承载台(532)上放置模具(5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金瑜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金瑜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37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